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来源:桌子的生活观(zzdshg)作者:桌子 昨天桌子和一个读者聊了很久,她不幸感染了病毒,但是幸运的是,在这一次疫情中康复了。她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对我影响很大。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人在这场病毒感染中痊愈。 对于这四万多人来说,他们可以说,既是不幸,又是无比幸运的。 他们曾亲身见识了病毒的可怕,却又幸运地战胜病魔、劫后余生。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在生死的关头是怎么熬过来的,又能够带给我们这些旁观的普通人什么启示? 1感染16天, 我在家里写好了遗书 去年的“大年三十”,你是怎么度过的? 你应该没有想到,有一个女孩,她去年的“大年三十”是在车上握着方向盘度过的。 她叫素素,是武汉的一名普通白领,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她和她的母亲,都不幸感染了病毒。 一开始,她发着低烧,咳嗽不止,拖着虚弱的病躯,医院地去询问,只为求得一张珍贵的病床。 有好几次,她几乎要累倒在方向盘上。 图片引用自一条 医院,能够得到的答案却永远只有一个,医院有病床。 那个时候武汉的病床太紧张了,她和母亲只能自行在家隔离。 明明是过年的日子,可往年那种大年三十的气氛消失得一干二净。 本该摆满一桌好饭好菜的餐桌上,也只剩下一碗喝不下的清汤,和数量令人看了心悸的药片。 图片引用自一条 躺在床上的时候,她长时间的失眠,只能被动地一直盯着负面消息,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然后不停地查自己的症状,弄得自己寝食难安,仿佛自己随时面临生命的尽头。 因此,她曾一度绝望,一边哭着一边为自己写好了遗书。 在那份遗书里,她写下了对家人和朋友的不舍,写下了对自己美好前半生的回忆,以及许许多多后悔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 图片引用自一条 里面有一句话非常触动我:“我知道自己的前半生已经够幸运了。”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她本可以开着车带着父母走亲访友,本可以和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地吃一餐团年饭,本可以尽情的享受一个美好的假期。 后来遗书写着写着,她发现自己突然开始无比渴望那些健康活着的、平平无奇的日子,直到面临死亡的威胁才明白那些平淡无奇的日常到底有多么来之不易。 她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憧憬着生活能恢复成原来的面貌。 所以,她靠着这股渴望的力量,熬过了一个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夜晚。 有一天晚上,当她感觉到病情开始明显好转,她十多天来第一次飞奔去厨房,给自己做了一顿晚餐。 那顿饭很简单,跟疫情之前的日子里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她却吃得特别香,整个人都沉浸在味觉恢复、能吃下东西的满足里。 她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有胃口能吃东西是一件那么幸福的事。 在痊愈后的日记里,她这样写道:当你经历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真的,那一刻起,会对所有的事都释然,能健康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人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只有在脆弱的时候,感知才会放大,才能感受到很多平时匆忙之间不曾感受的东西。 比如对于健康的普通人来说,吃饭睡觉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算是在疫情期间,也不会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 可是对于这次疫情中的康复者而言,刚从死亡的边缘安全撤离的他们,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就医院住院时间最长的患者许世庆,在他痊愈出院的那天,他忍不住向每一个医生、护士深深地鞠躬。 在回家的路上,面对着久违了的太阳,他忍不住地在人行道上奔跑跳跃起来。 他哽咽着对记者说:“我突然觉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最大的自由。” 图片引用自腾讯新闻 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的考验,我们才会发现,一顿可口的美食、一副松软的枕头、洒满阳光的草坪、家人朋友的笑颜...... 这些只有健康地活着才能体会到的,看似无关紧要却温馨满满的日常,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 因为健康地活着,所以那些想要品尝的美食就都还能吃到,那些想要去一睹风采的地点也还在那里等你,那些想要拥抱的人也依然能微笑着向你张开双臂。 活着,就意味着一切。 2我害怕的不是死亡, 而是未曾真正活过 有时我会想,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或许我们很多人都还无法注意到健康而平凡的活着这件事是有多么宝贵,心中关于生的执念有多么深刻。 在一切正常安稳的那些日子里,我们似乎总觉得,那些还没有去见的人迟早都会见面,没说出口的话还能择日再说,未完成的事情永远是来日方长。 可直到这次疫情替我们按下了暂停键,我们才能够在本该忙碌奔波的日子里忽然意识到,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实际上都是日常生活的一次奇迹。 他叫李振东,在这次疫情里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症患者。 图片引用自南方都市报 住院确诊没多久的一个晚上,他的先天性哮喘突然找上了他,四十度的高烧让他虚弱的身体完全动弹不得。 他想开口喊话,可嗓子早已干得冒烟不说,哮喘导致的呼吸困难也几乎让他窒息。 有一个医生说过,新冠病毒感染最严重的时候,人是非常痛苦的,就像是溺水一样。 所以,在他最痛苦的时候,只能听着病房里各种医疗仪器的滴答声,无法抑制自己的恐惧。 几乎处在崩溃边缘的他,想到了很多事。 他想到爱妻这几天坐在病床边看着他难受的模样落泪,想到可爱的女儿求着自己陪她出门时撒娇的样子,想到了自己的事业,和那些一起出差、一起打拼的工作伙伴...... 他觉得自己亏欠他们太多太多,还有许多事情没有一起去完成。 在这些回忆之后,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自己的生命就要这样结束了吗? 忽然之间,他吓得清醒过来,那一瞬间,他脑海里剩下的只有对死亡的恐惧和强烈的求生欲望。 自己明明还很年轻,明明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要做,怎么可能要死在这里? 他要挺过来,他要活下去! 他开始用力地让自己清醒振作,虽然他已经几乎筋疲力尽,但求生的渴望依然促使他拼了命地在哮喘的间隙去找到呼吸的节奏。 他不知道自己坚持了多久,但幸运的是,他的努力求生没有白费,他就这样一次一次挺过最艰难的时刻,存活了下来,并最终熬过了高烧阶段,一直到痊愈出院。 出院之后,有记者问他,在那个命悬一线的晚上,他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来鼓励自己挺过去? 李振东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简单,在那个危急关头,他脑海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不想死去。 是的,他不想死去。 他还年轻,有着相敬如宾的妻子和一个可爱活泼的女儿,如果能够捡回来第二次生命,他只想陪伴着她们,去过更加精彩的人生。 而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愿望,却足以让他在那晚同时与肺炎和哮喘两大病魔的顽强抗争中坚持到了最后。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曾有过恐惧死亡的瞬间,但“死亡”这两个字,却又似乎总是那样陌生且遥远。 直到这次疫情出现之后,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死神一直都离我们每个人那么近,在灾难与死亡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渺小和无力的蚂蚁。 但其实,我们真正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未曾真正地活着。 3我曾亲眼看着7个人死去, 但庆幸的是自己还活着 他叫陈先生,是武汉一名新冠患者。 在他所在的病房里面,他经历了7个人在自己的面前死去,那些人都是站着进来,最后用一块白布裹着,躺着出去。 他说自己来的时候,是一种恐惧和绝望的心情。 图片引用自南方都市报 看着不断有人死去,人很难不会产生惧怕的心理,相处了那么多天,那么痛苦,然后又在短短的时间内离开,真的是悲痛和恐惧交杂在一起。 但是仅仅是恐惧是没有用的,在悲伤和绝望之中,他触底反弹,诞生出一种向上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不清楚自己的未来和命运是什么,但是只有一点就是清楚的,就是不能舍弃活着的希望。 在最难的时候,他每天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