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平凡的妈妈。 和很多妈妈一样,我经历过孩子生病和心痛的煎熬,现在已能轻松应对。 相信下面这样的场景妈妈们一定不会陌生: 医院里满眼都是各种焦虑的表情,匆匆的身影,夹杂着孩子此起彼伏的哭闹声。着急的妈妈在追自己的孩子,追了很多圈,妈妈把孩子往护士那里拉,可孩子哭闹着试图挣开,妈妈恼羞成怒,终于打了孩子。 依然会记得在我儿子2医院扎针的情景。 公婆、我和老公,一家人眉头紧锁,四双眼睛紧张地盯着护士的一举一动。在这种氛围的影响,护士的针也扎歪了。 此刻老人疼惜地怒吼:“你要想试就朝我身上来扎针!我的孙儿不是你的试验品!”后来请来了护理部主任才算扎好。 我相信每一位做家长的初衷是为孩子好, 但是真正对孩子好是什么样的呢? 最近孩子因医院每天输液,儿子每次打针都可以轻松地面对。 到了第三天,他不仅会上前主动给护士姐姐说:“来吧,扎吧,我已经等不及了”。他还安慰旁边哭泣的小妹妹。 我和儿子在检查和输液的间隙,医院内滑滑梯,或去旁边公园玩,或者在输液区内看书的看书,看平板的看平板,也会很愉快地聊天。 孩子很尽兴,妈妈很轻松,即使在病中,我们依然可以怡然自得,享受彼此陪伴的轻松自在。 可能有些父母会觉得输液是生病是最重要的事,担心孩子不能坦然面对输液的痛,会哀求、哄骗、恐吓、强制……各种方法用尽。 其实生病不可怕,因输液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最可怕的。 孩子不是扎完医院了,随着成长过程还会有很多次的体验。我们是让孩子在接纳中轻松面对?还是让孩子在惊吓中害怕逃避,钥匙就掌握在我们做家长的手中。 如何才是真正地爱对孩子,是有方法的,可以学习的。为什么我的孩子面对输液那么淡定,做为一个妈妈,我做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温暖支持关怀的话语 从孩子几个月起,我家老人经常会很羡慕地说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好。而我知道,我的孩子有他自己的特性,我尊重独属于我的孩子的成长节拍。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我很欣喜地看到他一点点的进步和变化,从可以坐起来,到可以站起来,同时会叫妈妈,我觉得非常地满足和开心。从点滴成长中不断肯定孩子,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支持温暖。 我相信,我所有温暖支持关怀的话或行为,孩子都能听得到,并且能接受得到。 第二、尊重,让孩子做自己 我们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倾听孩子的话,遇到问题,不是我给出答案,而是问他,怎么做更合适。所以孩子也很懂事,听话不是盲听,而是有道理才听。 即使和老师、和其他大人、小朋友交流,他都可以做到不卑不亢,自信大方,在家里什么样,出去也就什么样。所以这让我非常的省心。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孩子性格这么外向。我觉得很大部分是源于,家里温暖自在的氛围,我们和他相处的方式,尊重和理解孩子,让他可以做自己,尊重孩子的选择,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孩子其实是最大的智者,我们以为孩子小,其实他们什么都懂。 第三、爱的陪伴和引导 医院输液来讲,每次输液前我会和孩子提前沟通,打针时会有一点点疼,想哭就哭出来,妈妈会一直守护在他身边。 我还会提前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是身体给我们一个信号,需要调整。来医院,是对症下药,让我们身体快点好起来。医院,也不是只有痛苦和焦虑,我们也可以创造条件让自己的心情的感受好起来,感受好才是真正的好。 每一刻的感受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受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 此刻,非常感恩跟随海蓝老师的学习,与孩子之路漫漫,学习着,成长着,让每一刻和孩子的连接成为最好时刻。 最后这首诗送给每一位家长。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黎巴嫩)纪伯伦《先知》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故事:宋银丽海蓝幸福家静修生 编辑:永峰 真诚推荐 9月10-16静观家长课堂(网络) 目标: 理清培养孩子的目标和方向,不再轻易被社会的标准、老师的标准干扰。 态度: 建立与孩子之间理想的亲密关系。 知识: 八项抗挫力、脑科学、问题行为如何形成、人获得知识的途径、七项智能、表观遗传学、习得性无助等。 技能: 通过小组分享、互动,教练讲授如何运用具体的方法,解决不良的行为问题和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扫描下方鍖椾含鏉冨▉鐪嬬櫧鐧滈鍖婚櫌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閭d釜鍖婚櫌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