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汤

汤汤播报开始啦!

坚守牙医舞台二十余年

只为让更多人露出健康微笑

汤汤点题

9月20日是第29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爱牙日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爱牙日临近,黄河时报记者医院口腔科,带你近距离感受口腔医生们的工作。

任何病症,她总能“见招拆招”

“你这颗牙长在了这里,所以要……”9月15日,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赵西珍在电脑前忙着和患者讲解病情。

“能为病人解除痛苦,我辛苦点也值。”赵西珍说道。

这就是咱家门口的口腔科大咖赵西珍

47岁的赵西珍医生是医院口腔科团队的普通一员,是三门峡市医学会口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南省口腔医学会理事,河南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和儿童口腔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

无论是年迈的老人洗牙、拔牙,还是“熊孩子”的龋齿、磨牙等口腔问题,赵西珍都能“见招拆招”,应付自如。

赵西珍医生毕业于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从事口腔临床工作20余年,先后到华西口腔医学院、医院口腔医学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医院等单位进修深造。

她擅长龋病及牙体牙髓病、牙周病、儿童牙病的诊治,对牙列不齐、地包天、牙齿缺失的美学修复也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十多篇,硕士论文《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位点多态性与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并获得郑州大学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

牙医舞台上,她一干就是20多年

在患者眼中,赵西珍是一位极具亲和力且负责任的医生。但在家人和同事的眼中,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对于别人赋予她“工作狂”的称号,赵西珍不以为然。在她看来,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对患者负责就是必须的担当。

赵西珍(中)正在为患者做口腔治疗

每逢周六周日忙碌时,赵西珍几乎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为了给患者解决口腔疾病,赵西珍经常加班加点,在接诊、检查、医患沟通、诊断、治疗等环节一丝不苟,最忙时每天平均连续接诊四十多人。

面对这样艰苦的工作,她也动摇过,“说没有一点想法,那是不现实的”。但是,她还是冷静下来思考:看看身边的老医务工作者,吃的苦比自己多,奉献得更多。而自己想当一名医生的愿望,岂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想清楚后,她选择了坚持,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

谈起这么多年的工作经历,赵西珍坦言,少了些自由,但学会了坚毅和笃定,再不像从前那样面对困难容易退缩。

牙疼能诱发多种疾病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句俗话道出了牙病的厉害,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口腔科医生工作的重要性。

在赵西珍看来,牙疼就是病,一个小小的牙疼就可能诱发相关疾病,会引起心脏病、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每一个口腔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就是同一种病,针对不同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和预后也各不相同。口腔就相当于一台录音机,录音机不出声了,可能是磁头的问题,也可能是磁带的问题,即使确定是磁头的问题,是修一修就好还是该换一个,这都需要一个人的专业技术和经验积累,需要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案。”赵西珍说。

谈到其他话题,赵西珍有些沉默寡言,但说起工作她则眉飞色舞。

赵西珍说,口腔科是操作性很强的科室,医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要比其他医生更娴熟,手脚和大脑要互相配合。人们对牙疼常常抱有“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想法,不少患者到了“忍无可忍”时才想到就诊。实际上,牙疼是牙齿疾病提示的信号,大多数是由于牙神经失去外层保护导致牙齿敏感而引发炎症所致。

为此,赵医生提醒,要重视牙齿敏感及疼痛,牙齿有问题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任何疾病都应以预防为主,越早治疗,代价越小。

9月20日将举行爱牙日公益活动

“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他们重新展露自信美丽的笑容。”这句话是赵西珍的座右铭。

在多年的口腔科临床诊疗中,赵西珍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将自己在牙体牙髓疾病、口腔粘膜疾病的诊治以及牙齿美容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归纳总结,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医生们,以促进他们专业技术水平尽快提高。

赵西珍正在与年轻医生分享经验

赵医生时常提醒年轻的医生和护士:“要在每次诊治病人时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家人躺在这张诊疗椅上,我会怎么对他。只有这样去想,你制定的治疗方案才适合患者,你在进行治疗时,才会更认真、更仔细。”

“我这一辈子算是跟牙齿打上交道了,走到哪里都会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擅长皮肤病白癜风诊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zl/107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