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月光照进房间里来,闹钟在晚间准时响起来,起床,洗漱,戴好口罩出门。如往常一样,皎洁的月光下,熙熙攘攘,汽车的鸣笛,人们的交谈,以及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这一切的声音构成夜晚悠扬的伴奏,在我耳边回荡。堵车的间隙给了我欣赏风景的闲情,我在人群中穿过来穿过去,脚步在相同的轨迹上重复着,使我想起郑愁予先生说过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还好,人群匆匆,我确实是过客,但是,我有方向,也有归属。

庄子在濮水岸边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时间总是在悄悄流逝,这是我在口腔颌面外科二病区轮科的第三个月了。适应的过程总是会出奇的相似,时间的跨度也正是一次遇见和一次告别,这看起来不长不短的三个月,充实了我的一整个冬末和春初。

入科第一天,我是胆小的,不安的,确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怅惘。而李力护士长带着我熟悉科室环境,耐心为我介绍一些基本的工作注意事项,让我尽快熟悉科室,她用热情的接待和温柔的话语消散了我的这种紧张。依旧记得,第一次给一位青年男性患者穿刺失败的时候,我一直心怀愧疚且有点难过,愧疚的是工作第一天就给老师们带来小麻烦,难过的是对自身技术的质疑和不满。萌萌和子晗细心的发现了我的这种局促不安,轻声细语安慰我,安慰的话语其实大抵如此,“没关系的,慢慢来”;“不要放在心上,也不要有心里负担”;“大胆去尝试,放心后面还有我们”。当置身其间之时,我也真正体会到,这样看似小小的、普通的话语,让我找到了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心安和归属感。

在二区的日子里,李老师会在下班后还指导第一次上晚班的我如何把事情做好,也会在每一次夜班结束后给予我如长姐一般的关爱;徐老师可以雷厉风行严肃严谨,也可以洒脱开朗,和大家打成一片;佳代老师包容我的慌乱和错误,细致认真的教我每一项操作;张娜老师第一次见面就热情洋溢的说“欢迎妹妹的到来”;美兰姐姐就像我的知心姐姐,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我都第一时间跟她分享;丽娜会手把手教学,带我做不熟练的事情;莉莉和娜娜告诉我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完成好本班工作职责;能能帮已经下班的我做“扫尾工作”;青梅给予我信任和鼓励,用她的自信和开朗来感染着我。你问我什么是成长,成长是采血时从颤颤巍巍到一针见血;忙碌时从不知所向到井井有条;患者病情变化时从惊慌失措到临危不乱。所谓成长,就是从第一次到无数次,从不熟练到熟练,不断地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

第一次和科室里的姐姐们一起吃饭,我是拘束不安的,第二次,我是自由自在的。当脱下了工作服,我们是朋友,我成为了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小小的一份子,我羡慕大家愉悦的相处和科室欢快的氛围,我也享受这样的欢快和愉悦。在这三个月中有苦有甜。苦,是我紧张急迫的情绪和犯下的每一次错。甜,是佳代老师带来的那杯酸奶,是莉莉带来的一个大大的苹果,是萌萌带来的奶油提子麻薯,是我不知觉犯下的错误总会被宽容,是每个人都对我释放着的温柔和善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每一次夜深人静,每一夜月亮高悬,都在燃烧着黎明的渴望。我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夜班,总是记忆犹新。“你有拔断的青草汁液的味道,有夜覆盖其上的山泉的颜色”玄武笔下的深夜是充满田园味道的静谧,而我攀附着稀疏的月色,有灯光明暗昏黄与乐扣杯中一杯热水变凉的沉默,有敲打键盘写下护理记录留下的声音的记忆,有夜深巡视病房时走廊里让夜灯拉长的我模糊的身影及轻柔坚定的脚步,有病房静悄悄然后会夹杂不远处传来气切患者的一两声咳嗽,有突然的铃声响起该去换药的提示,有深夜患者家属一句亲切的问候,也有雨滴拍打窗户和汽车压过路面积水的声音。你看,我的深夜,是各种音律谱写成一首首独一无二的小曲。夜深了,仰起头对着今晚的月色许下愿望。希望我可以种出一个月亮,夜夜都有皎洁温和的月光,希望科室里每一个披星戴月的女英雄永远温柔从容,永远星空灿烂,永远热爱生活,永远期待明天。幸会,今晚你好吗?作者:新入职护士杨娇指导老师:口腔颌面外科二病区李力张青梅

XYEYY-NURSE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yy/135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