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妊娠期女性口腔健康宣教宣传单页即足够?科威特一项研究表明,通过简单口腔卫生宣传单页即可促进科威特妊娠妇女坚持刷牙及使用牙线,而额外进行针对社会认识的口腔健康知识宣教(DHE)并未带来额外的收获。该论文年6月14日在线发表于《社区牙科与口腔流行病学》(CommunityDentOralEpidemiol)杂志。 该研究纳入科威特3所妇幼保健诊所的名妊娠中期女性,先对受试者进行社会认知及口腔健康行为评估,然后进行口腔菌斑、软垢及牙龈状态评估,记录菌斑指数(PI)和牙龈指数(GI),一个月后复查。将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①常规处理(TAU)组53人,给予标准口腔卫生宣传单页;②DHE组53人,对受试者进行针对社会认知的DHE;③DHE及未来规划(DHEP)组48人,除DHE外,还给受试者提供未来口腔保健计划。 结果为,完成随访的各组人数分别为:TAU组28人,DHE组30人,DHEP组32人。在基线期各组无人口统计学差异,受试妇女的平均年龄为27.80±5.40岁;其中43%(N=38)的受试者为大学文化水平。混合因素卡方检验表明所有受试者的菌斑指数(P=0.)和牙龈指数(P=0.)都有改善。干预组与TAU组间在自述口腔卫生情况、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完成随访的90名女性,其社会认知模型(SCM)构建均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P=0.)。干预组与TAU组间在SCM构建上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妇女都自述刷牙及使用牙线的频率增加了。(张翼飞编译) 02 骨愈合期间非埋入式种植体周边缘骨丧失 口腔菌群组成或为影响因素医院一项研究表明,非埋入式种植体周边缘骨丧失的严重程度与菌群组成差异有关,边缘骨丧失量更严重与牙周病原菌的比例增加存在相关性。该结果提示了微生物对于骨愈合期间边缘骨丧失的潜在影响作用。该论文年6月1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口腔科学杂志》(IntJOralSci)。 在骨愈合期间非埋入式牙科种植体周存在边缘骨丧失的情况。本研究目的是明确骨愈合期间不同程度的边缘骨丧失与唾液微生物组间的关系。研究纳入例患者,通过锥形束CT考察3个月愈合期间患者口内种植体周边缘骨的丧失情况。根据边缘骨丧失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3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唾液样本,通过16S高通量测序进行分析。 结果为,尽管口腔微生物菌群整体结构未发生明显改变,但个别类群的相对丰度有显著改变。当骨丧失更严重时,唾液样本中螺旋菌门和互养菌门的菌种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密螺旋体属菌种丰度也有所增加。而骨丧失较严重组的韦荣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和纤毛菌属丰度降低。在中/重度骨丧失组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中间链球菌的丰度更高。(张翼飞编译) 03 改善无牙颌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中性区或常规制作义齿效果均可南非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无牙颌患者,中性区(NZ)或常规制作义齿(CV)均可显著改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而患者相关因素与两种治疗方法中OHRQoL的提高无显著相关性。该论文年6月10日在线发表于《口腔康复学杂志》(JOralRehabil)。 该前瞻性交叉试验共纳入35例无牙颌患者(年龄为47~85岁,平均年龄为62.3岁。在西开普省大学口腔健康中心,研究者为每位患者同时制作了CV和NZ下颌义齿,并分别得到两种类型义齿佩戴前后的20项口腔健康影响特征(OHIP-20)评分,使用配对t检验对义齿佩戴前后的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治疗效应(ES)。应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OHIP-20评分与患者变量(年龄、性别、无牙时间、义齿支持组织的质量、义齿尺寸、个人偏好)之间的关联。 结果为,两种义齿治疗后与治疗前的OHIP-20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V组t=6.,NZ组t=6.)。两种义齿ES都很大(0.8),两者ES差异较小(0.2),除了个人偏好与NZ组OHIP-20评分有关联以外,其他患者变量与两种义齿的OHIP-20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在这些患者中,两种义齿治疗方法均显著改善了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而患者相关因素与两种治疗方法中OHRQoL的提高无显著相关性。(刘思璇编译) 04 上颌窦前壁凹陷程度不同上颌窦前壁斜线清晰度不同日本一项研究表明,曲面体层中上颌窦前壁斜线影像与其凹陷程度相关,且在曲面体层中表现的变化也取决于体层层面的位置。该论文年6月20日在线发表于《口腔颌面放射学》(DentomaxillofacRadiol)杂志。 研究者对数据库中例(共个上颌窦)同时具有CT和曲面体层的影像数据进行观察,在CT轴位图像中测量上颌窦前壁凹陷深度,并将其与曲面体层中上颌窦前壁影像的清晰程度(清晰程度分为三组:不可见、模糊可见、清晰可见)进行对比分析(图1~3)。 通过CT与曲面体层片的拟合实验发现,在曲面体层中上颌窦前壁斜线影像的显示清晰程度取决于上颌窦前壁的形态和曲面体层所在的体层层深。在个上颌窦中,前壁斜线影像可在曲面体层中显示(包括清晰可见及模糊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清晰及模糊可见的比率增高。不可见、模糊可见及清晰可见的上颌窦前壁斜线影像相对应的平均前壁凹陷深度分别为2.91mm、4.80mm和7.28mm。上颌窦前壁斜线影清晰可见组的前壁凹陷深度值最高,其次为模糊可见组。(张智玲编译) 05 牙周病患者牙龈生物型影响牙龈退缩量香港大学一项研究表明,在牙周炎患者中,用牙龈厚度评估的牙龈生物型与牙龈退缩量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阐明牙龈生物型对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意义。该论文年6月15日在线发表于《牙周病研究杂志》(JPeriodontalRes)。 本研究纳入30名牙周健康的受试者和20例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对所有受试者采用测径仪测量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颊侧正中牙龈厚度。在健康组中记录这些牙齿的冠长和冠宽,而在牙周炎组中测量牙龈退缩量。研究者对这些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牙龈生物型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为,30名牙周健康受试者牙龈的平均厚度为1.05±0.31mm(0.47~1.57mm)。男性的牙冠长度比女性的牙冠长度长(P<0.05)。在牙龈厚度和冠宽与冠长比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在20例牙周炎患者中,80个位点的平均牙龈厚度为0.89±0.29mm(0.33~1.56mm)。总之,用牙龈厚度评估的牙龈生物型与牙龈退缩量显著相关(P=0.),而在牙周治疗前探诊出血的42个位点中发现了二者之间更强的相关性(P=0.)。(唐哲编译)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赞赏 长按白癜风能根治么贵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