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季平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院院长,“重庆市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中华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种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口腔医疗服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国际种植协会委员;重庆市口腔医学会会长、重庆市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口腔医学会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头颈肿瘤学会副会长。《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主编、《重庆医学》杂志编委、《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委。参与全国统编教材编写,参编及主编著作10余部。获省部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从事口腔医、教、研工作35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颌面外科肿瘤序列治疗,颌面部创伤、炎症的治疗,在颌面部畸形等疑难疾病的诊治有较深造诣。长年参加医科大学教学工作,培养进修生、医学学士、硕士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相关治疗、肿瘤干细胞相关研究,主持开展多项科研工作。

在疫情期间,重庆医院从口腔医学的角度,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季平教授: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重庆市对新冠疫情防护做得较为充分,1月23日武汉封城,1月24日,重庆市即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重庆医院从口腔医学的角度,在疫情防控方面采取了各项措施,参与规范整个重庆市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由院长、书记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统一部署、协调、督查各有关部门疫情处置工作。建立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院内感染防控方案、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环境消毒流程等,将预检分诊、疑似患者接诊转运流程、疫情报告、院感防控等各项工作进行细化落实。

疫情预警

组织部署疫情全员培训工作,从1月17日起通过理论培训、实操培训、应急演练和线上培训考核等多种形式对全院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保障人员开展分层级分类别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培训,包括新冠肺炎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应急处置工作流程、消毒隔离、职业防护、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等培训内容,人人考核过关。

全院正式启动疫情防控救治部署

作好物资储备和保障,早在1月16日,医院就开始多方筹集防疫物资,严格按照“重点保障、主要保障、一般保障”的原则对全院防护用品进行统筹安排,在全国防护用品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为我院一线医护人员竭力提供防护保障。

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1月24日,重庆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院领导靠前指挥,全院所有中层以上干部以及疫情防控重点部门人员取消休假,医院安排,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全力以赴进入战备状态,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院上下做好对湖北回乡人员的排查,了解职工疫情期间行程、有无可疑流行病学史等情况,并每日报送健康监测报表,确保职工疫情监控全覆盖、底数清、情况明。

重庆医院的疫情防控

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对所有来院人员均进行了体温监测,查询行程码、健康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流行性病学史排查,引导患者规范就诊。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医务人员按照岗位风险等级执行各项防护措施,强化手卫生,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全院各区域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做好消毒工作,保障医患安全。

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之前,各地卫医院及门诊停诊,医院仅保留必要的口腔门诊急诊。2月1日,重庆市卫健委发布《关于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口腔诊疗工作的通知》,医院根据文件精神执行,暂停口腔常规门诊,保留急诊,接诊外伤、颌面部间隙感染、牙剧烈疼痛等患者。医院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原则,竭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保证患者安全,对需要开髓等涉及喷溅操作实施“一人一诊一室”的措施。实时掌握患者来院数据及反馈意见,根据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动态调整开设专业及医务人员排班,医院资源,增调喷溅操作诊室,确保最大程度地为患者提供口腔急诊医疗服务。医院畅通沟通渠道,通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xg/139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