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腔穿刺术

一、定义:是指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用空针

刺入关节腔内抽取积液,了解积液性

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可向关节

内注射药物以治疗关节疾病。

二、适应证:

1、感染性关节炎、关节肿胀

2、关节创伤,关节积液、积血

3、骨性关节炎、关节积液

4、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

5、不明原因的关节积液

三、禁忌证

1、穿刺部位皮肤有破溃、有感染等

2、有凝血机制障碍、出血性疾病等

3、严重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

4、非关节感染病人,有发烧,有其它部

位的感染病灶

四、关节腔穿刺方法

1、关节穿刺点的选择:

原则:避开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

结构,并易于进入关节腔的部位。

要点:通过活动关节找到关节间隙、

确定穿刺点后作上标记。

不同关节的穿刺点:

膝关节:

体位:仰卧位、全身肌肉放松

关节:伸直位或微屈

进针点:髌周或膝眼处

肩关节:

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关节:外旋位

进针点:前侧—喙突外、下1-2cm,

向外倾斜30度

后侧—肩胛骨后角下2cm

腕关节:

体位:仰卧位或坐位

关节:手掌朝下

进针点:桡、尺骨茎突远端背侧

桡骨远端背侧关节面边缘

踝关节:

体位:仰卧位

关节:功能位或作伸、屈活动找到

关节间隙

进针点:前侧----避开血管和肌腱

外侧----外踝与趾伸肌腱之间

肘关节:

体位:仰卧或侧卧

关节:屈曲90度位

进针点:肱、桡关节间隙

肱、尺关节(鹰嘴窝)

髋关节:

体位:仰卧位

关节:下肢外旋位

进针点:前侧入路----腹股沟韧带中点

下、外3-4cm处

2、关节腔穿刺操作方法:

●穿刺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

帽子、无菌手套。

●病人局部皮肤准备,穿刺点标记,

碘酊和酒精消毒,范围为以穿刺点

为中心的5cm半经或全关节表面。

●穿刺点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麻醉

(1-2%利多卡因),麻药不要打入

关节腔,以免影响滑液检查结果。

●穿刺时,左手固定关节,右手操作。

●可用7号针头注射麻药和穿刺及抽液、

打药,抽液较多或积液粘稠时换12号

针头。

●穿刺顺利时可感觉到关节囊的突破感,

如不顺利或有骨性阻挡时,可以改变

方向或穿刺点。尽量避免反复穿刺。

●打药前应把关节液抽尽,关节液应做

仔细的肉眼观察,并留1-2管作化验。

●拔针后局部再消毒,1-2天减少运动,

根据情况是否加压包扎。

●皮质激素注射时应注意:一次注射不要

超过2个关节,一个关节短期内注射不

要超过3次,怀疑有感染时禁忌使用。

●对关节穿刺的记录:穿刺时间、部位、

关节液的量、颜色、送检项目、所注射的

药物及剂量等。

五、关节腔穿刺的并发症

1、关节腔感染:

即化脓性关节炎,是最严重

并发症,应低于1/。

2、穿刺部位血肿或关节积血:

凝血机制障碍或血管损伤。

3、关节软骨损伤;

4、断针。

六、关节滑液分析

关节滑液:位于关节腔内,是血浆的超滤

液,与滑膜衬里细胞分泌的具

有粘性的透明质酸混合而成,

对关节起润滑和保护作用。

关节滑液的观察内容:

1、滑液颜色和量

2、透明度

3、粘稠度

4、凝固情况(自发凝集和粘蛋白凝集实验)

关节滑液的观察:

项目正常非炎性炎性化脓性

量(ml)

颜色清亮淡黄黄或白白色

透明度透亮透亮混浊不透亮

粘稠度粘稠较粘稠小脓性粘稠

凝固性不凝固轻度中度重度

关节穿刺血性滑液的鉴别:

关节穿刺有时碰到血性滑液时,

单凭肉眼难以区分。

以下几点有帮助:

1、观察血性成份流出情况,若为穿刺引起,

则血液分布不均匀,且越抽量越少。

2、更换穿刺部位出血消失。

3、穿刺出血时,血细胞比重低。

4、穿刺引起的出血常自发凝固。

穿刺滑液的处理:

1、非抗凝管:观察颜色、透明度、量、

粘稠度、凝固性等(2ml)。

2、无菌管:细菌培养(2ml)。

3、抗凝管:常规检查(2ml)

正常滑液中白细胞极少,一般少于0.05×/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xg/138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