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些地区的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正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候遇到持续下雨天气,会加大赤霉病的流行几率!

小麦一旦被赤霉病侵染,后期会出现白穗、枯穗,严重的话,全田小麦可能减产一半!

注意!持续降雨过程,非常适合赤霉病的侵染、危害、流行!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

4月19号,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有关雨水天气小麦赤霉病的防控通知!

文件指出,现在江淮、黄淮等麦区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这是小麦赤霉病容易感染的流行期。据说赤霉病严重的地块,小麦减产严重,甚至能减产50%。

小麦得了这病,只剩半条命。

小麦赤霉病

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小麦赤霉病造成的减产巨大,严重的时候,小麦赤霉病的感染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造成小麦的减产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第二,危害巨大,小麦赤霉病感染麦粒之后,会有一种毒素对人畜造成危害。

发生原因是什么?

赤霉病为什么难防治?

小麦赤霉病,它是在小麦的花期进行侵染,靠雨水传播,在温度二十五摄氏度左右,有充足的降雨之后,在小麦的花期迎来了赤霉病的感染高发期。由于小麦赤霉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易防难治,一旦感病之后很难有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一定要预防为主。

哪个时期防治赤霉病?

大家记住一句话,见花打药,如果施药后遇到降雨,需要补打一遍,为了确保赤霉病的预防,很多人建议赤霉病的预防要打两遍药,第一遍药叫见穗施药,在小麦进入抽穗期就开始打药,第二遍药是见花打药,赤霉病的防治是宜早不宜晚。

选用什么药剂?

据了解,除中央财政安排10亿元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外,安徽、江苏、河南、山东、河北、湖北6省地方财政已筹措防控资金15.9亿元,已实施防控面积近万亩次。当前,各地防控工作正紧张有序开展。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氟环唑、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在赤霉病重发区,可选用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唑·戊唑醇、氰烯菌酯·戊唑醇等新药,要保证足够的农药有效成分使用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适合病害流行的连续阴雨天气,应隔5—7天再用药防治1—2次,以确保防治效果。对多菌灵抗性高的地区,应停止使用苯丙咪唑类药剂,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

防治误区

小编总结近几年经验教训,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实践中,要谨防以下四个误区:误区一:不要只凭老经验办事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流行与菌源量多少、小麦品种的抗性、抽穗扬花期降雨日数和降雨量、田间相对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就可以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连续3天降雨,雨量达12毫米以上,十分有利于赤霉菌子囊抱子的释放和侵染。小麦品种的抗病性,麦苗稠密度大,田间郁闭,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也可能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因此,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要综合考虑发病因素,才能彻底防治好小麦赤霉病。有的农户不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只凭老经验办事,只注意天气是否下雨,而忽视田间湿度和品种抗病性两个影响因素,虽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病害发生,但同样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误区二:不要错过最佳防治时间众多资料介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用药时期为“抽穗到扬花期”。如此长的用药时期内,不同时间段用药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有部分农户用药选择在孕穗期,或是扬花末期,更有甚者见到粉红色霉层才开始用药,不是过早,就是过晚,没有把握好最佳防治时期,虽然喷了药,但效果很不理想。根据多年防治实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期,应在小麦齐穗到5%扬花时开始喷药最好。抓最佳防治时期不要太死板,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1、抽穗期温度高,小麦边抽穗边扬花,齐穗期就可以喷药。2、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小麦始花期喷药。3、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天气,赤霉病可能流行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降雨间隙多次喷药防治。4、若喷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可提前到抽穗期防治。误区三:选择农药要注意科学性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有几十种,选择时要注意科学性,要注意药剂的抗性及作用机理的互补。比如,一些地方长期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由于药剂产生抗药性,效果很不理想,就必须加大用药量,或更换别的杀菌剂。如戊哇醇、咪鲜胺、氰烯菌醋等。同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药剂的正确使用,混合用药或交替用药,确保所使用的药剂具有内吸治疗、保护铲除的多重功效,全面阻止病害蔓延。误区四:注意用药次数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根据菌源量多少,天气情况,药剂防治效果等因素来确定防治遍数。发病轻的可以喷一遍药。对于往年发病重的地块,有必要进行第二次防治。第一次喷药后要及时检查效果,如效果不好的要及时喷第二次药。喷药后遇雨,要在雨后及时补喷。来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xg/134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