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除病痛 新技术 我为群众办实事——新技术除病痛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工作习惯等因素,腰椎间盘突出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通常引起严重的腰腿疼痛症状,影响了正常的日常生活,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提倡阶梯性治疗,通俗的说,能保守则保守,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者也从微创手术做起,融合固定术一般不得已而为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一直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手段,而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显微切除术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小切口,创伤性小,同时通过显微镜直视下摘除髓核安全性较高,疗效确切。 3月中下旬,51岁的邱女士因反复的腰腿部剧烈疼痛、麻木、无力,无法正常行走来院就诊,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结合患者情况,总院副院长、骨科神经科黄林新主任决定对邱女士采用后路小切口显微通道下椎间盘切除术(MED)为其进行手术治疗。 GrainRain 在黄林新主任的手术团队齐心配合下,整个手术过程顺利,仅有一个1.5~2cm左右皮肤切口,术后邱女士即刻感到左下肢疼痛症状明显缓解,2天就能离床活动,术后第7天即顺利出院,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这几天下地行走也不痛了,睡了几个安稳觉,没手术之前,我走不了睡不好,整个人都要崩溃了,生活完全被影响,医院的黄林新团队为我解除了病痛,提高了我的生活质量”。在病房,即将出院的邱阿姨告诉记者。 后路显微通道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是通过通道,在镜下进入椎管病变一侧,将突出或脱出的髓核组织摘除,并可做椎管几侧隐窝的减压,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总有效率为92.1%-97%。该手术途径不广泛剥离椎旁肌肉,只少量咬除椎板下缘,扩大椎板间隙,完全保留了脊柱中、后柱结构,不干扰正常的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在切除单侧椎板边缘部分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摘除髓核,同时可以在进行髓核摘除同时去除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引起神经根管狭窄,而不影响脊柱稳定性,于传统开刀手术相比创伤小,减少了切口的出血,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对体弱多病的中老年患者也适合。微创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不再是可怕的打钢钉的"大手术",而是一种精巧的、安全系数高的微创手术。 术前片子, 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箭头所示) 近年来MED手术适应症逐渐扩大,从单纯的单侧侧后方腰椎间盘突出扩展到各种类型的复杂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椎管狭窄等。 “该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术后腰腿疼痛可立即得到缓解,2~3天便可出院,真正达到了“以最小的痛苦,达到最好疗效”的手术目的。”黄林新介绍到。 术后,椎间盘切除, 椎管已减压(箭头所示) 我院骨科神经科于年下半年首次在福建医院神经外科陈春美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此项新技术十多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年1到4月,黄林新主任医师团队已独立完成该手术5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骨科在脊柱微创领域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扩展。目前,我院骨科不断创新着脊柱外科疾病的诊疗手段和服务水平,目前已熟练开展显微镜下微创的脊柱技术,科室的脊柱治疗手段进入微创化时代。副院长、主任医师黄林新表示,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经验的积累,将为更多的受脊柱疾患困扰的患者提供更为安全、微创、快捷、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该手术无耗材费用,对患者而言,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专 家 介 绍 姓名:黄林新 职务:医院副院长 职称:骨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年就读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学士学位,长期从事临床骨科、神经外科工作,是我县骨科和神经外科双专业学科带头人;完成骨科手术近千例。医院的骨科和神经外科工作。 擅长:微创关节置换手术、显微镜下脊椎、脑的微创手术、全身骨关节复杂骨折微创手术、老年人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擅长:全身各关节痛、颈肩腰腿痛、外周神经痛的诊治。 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三明市医学会骨科分会的常委 三明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常委 福建省骨科矫形与重建学会常委委员 福建省骨科学会骨与关节感染学组委员 福建省骨科学会运动与医学分会委员 福建海峡医学会骨科理事 省创伤医学会委员 福建省口腔颌面外科委员 专家门诊时间: 每周四上午(总医院) 文字:伍娟 编辑:伍娟 校对:张诗桂 监制:肖乐民 健康,是一种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wh/152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