鐧界櫆椋庡彲浠ョ湅濂藉悧 http://pf.39.net/bdfyy/zqbdf/181213/6712021.html

以前转过一个牙齿矫正的案例,

秦雪嫣医生牙齿矫正案例

这篇的作者也是她。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君有智齿,需摄片检查。”蔡桓公说:“寡人无疾,摄片有辐射”。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之好开检查以为功。”

数月后,扁鹊又来见蔡桓公:“智齿周围炎,不治将恐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说“寡人不过是这几日上火。”扁鹊又退了出去。

数月后,扁鹊再次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智齿已经把前面牙顶坏了,再不拔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数月后,扁鹊深夜被蔡桓公传唤。进宫一看,蔡桓公智齿造成颌面部感染,不仅半边脸都肿了,连口底都有点肿。扁鹊心里一惊,这要是再发展下去就要影响呼吸危及生命。赶紧控制感染。蔡桓公输了几天液终于消肿。

消肿后不仅拔掉了智齿。前面的牙也发生了严重的龋坏和牙根吸收,无法保留。

智齿的发生率在不同人种中的研究报道为30-70%

其在口内萌出以前需必要的放射检查才能准确看到智齿的位置、形态、与邻近组织关系。

完全埋伏在骨内的智齿也可能存在病变或隐患。

至于辐射剂量,一张牙科全景片的辐射剂量因拍摄机器和参数而异,约为5-15μSv。与一个人正常生活一天承受的天然辐射剂量(约6.3μSv)类似。与乘坐飞机2小时的辐射剂量(约10μSv)类似。

拔除智齿的最佳时机并非是等智齿长出来以后,有的智齿埋在颌骨里也仍然具有破坏力。

智齿在萌出过程中反复发炎会增加周围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龋坏的风险*。

在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可造成颌面部感染,造成面部肿胀,张口受限,无法进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智齿位置和生长方向不佳,智齿萌出可能造成邻牙牙根吸收。最终导致一颗智齿两条牙命……

*也有美国长程的研究结论是并不会增加牙周和龋坏风险,与其他一些研究结论不一致。考虑到中国人口腔清洁护理水平这里还是采用有风险的结论。但是萌出过程中单纯的冠周炎并不是智齿拔除的指针,主要还是根据生长位置、生长方向以及有无对颌牙来综合判断。

智齿一般在18-20岁开始萌出,这个时期应该由口腔医生结合放射检查判断是应该拔除、保留还是尚且无法确定需要继续观察。

曹操请华佗为他洗牙和刮治去除牙石,华佗手到病除。曹操的口腔异味和牙龈出血立竿见影的好了。华佗请曹操要定期复诊。曹操不理会。

后来曹操政务和军务日益繁忙,牙周炎加重了。于是想让华佗专门为他看牙,彻底治愈牙周炎。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牙周炎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需要长期治疗,而且只能是控制病情,大部分情况下已经发生的牙槽骨吸收很难恢复。

牙周炎的患者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吸收,就像水土流失。如果不积极治疗、定期复查,随着病情进展牙槽骨吸收严重的会造成牙齿松动、移位、脱落。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我国35-44岁居民口腔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牙龈出血提示牙龈炎,未经治疗可能进展为牙周炎。而牙周炎的患病率可参考美国NHANES研究:美国30岁以上亚裔成人牙周炎患病率为50%

嗯,中年危机还要加上牙周炎这条。

楚王有一颗下磨牙拔掉了却没有假牙修复。李时珍建议楚王尽快修复。楚王沉迷修仙炼丹,不愿接受种植牙手术,也不愿磨小前后邻牙接受冠桥修复,更不愿意接受每日摘戴的活动假牙修复,不理会李时珍的建议。

数年之后,楚王再找李时珍医治。此时缺牙处牙槽骨因为缺乏功能刺激严重吸收,邻牙向拔牙间隙倾斜,上面的对合牙向缺牙间隙伸长,口腔条件已经不支持直接修复假牙了。

只能建议先正畸压低伸长的对合牙、排齐倾斜邻牙,并对缺牙处的牙槽进行植骨手术后再考虑种植。楚王大怒。

牙齿缺失的地方牙槽骨会因为缺少正常功能刺激而萎缩吸收,对合牙会因为缺少稳定咬合而伸长,邻牙会向缺牙处移位,随着时间推移会增加修复难度。

同样是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65-74岁老年人中,存留牙数为22.5颗,缺牙已修复治疗比例仅为63.2%,城市高于农村。

以上三组人物是假托,但是故事可以说是非虚构。医院里每天都发生的情形。

不少人由于担心挂号预约难、治疗费用高、疼痛,或者因为不了解疾病可能发展出的严重后果,迟迟不肯就医。

实际上,越晚治疗,经济上和时间上的负担越沉重,而治疗效果可能还越差。并且口腔疾病还可能与全身疾病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口腔常见病往往是越早治疗则治疗过程越简单、费用越低、治疗效果越好。

疾病的进展很多时候是不可逆的。以龋坏进展到牙髓炎再发展到根尖周炎为例:

目前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

总结:针对不同年龄好发疾病应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wh/140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