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进入惊蛰节气 天气多变,乍暖还寒 但南海的小伙伴们上周末并未受雷雨骚扰 气温的上升让不少“短袖党”开始出动了 可才享受了两天晴暖的天气 倒春寒的步伐却紧跟而来了 据市气象台预报,今天起至10日,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市将维持阴雨天气,“降温+降雨”的天气模式将再度卷土重来。所以从今日起,短袖帮和露腿帮就该收敛收敛,重拾起毛衣秋裤了…… (未来10日天气) 昨天傍晚,本月的第二股冷空气已爬过南岭,抵达粤北北部,正对我市虎视眈眈。据市气象台昨天发布的未来10天天气预报,在气温方面,这股新冷空气将在今晨起开始影响我市,并在未来3天,使气温曲线逐日下滑,日平均气温下降4℃~6℃,8日将出现过程最低气温12℃。 从9日白天起,我市最高气温逐渐回升,12日~14日最高气温将升至26℃,天气持续晴暖。而降雨方面,本周工作日均维持阴雨天气,直到11日降雨渐歇。 市气象台预报: 今日,我市阴天,有零星小雨,气温降至16℃~21℃。 7日,我市阴天,间中有零星小雨,气温继续下降至14℃~18℃。 8日,我市阴天,有小雨,气温进一步跌至12℃~16℃,天气湿冷,日温差小。 眼看着倒春寒来袭 养生保养可不能落下 下面几个小贴士 教你如何健康“春捂” 春天究竟为何要“捂” 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基本恒定在37℃左右,人们调节体温一是靠自身调节,如中枢调节、皮肤血管调节、排汗等,另一个就是靠增减衣物。 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人体自身调节机制已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此时如过早脱去冬衣,将人体暴露在稍暖却并不稳定的气候下,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极易造成寒热失调,使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进而受到疾病侵袭。 不“捂”疾病找上门 1、寒气侵袭,感染疾病 初春时节如未能合理增减衣物,造成寒气侵袭,易感染疾病。 如冠心病、外周血管病、脑卒中及心衰等,都是因为受寒冷侵袭,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而导致的。 2、内分泌失调,免疫异常 寒冷可引起内分泌机能失调,导致免疫反应异常。 体表温度的降低会导致鼻黏膜中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免疫细胞数量下降,继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由鼻腔进入的病毒感染细胞的概率就会提高,可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3、关节疼痛加重 对于患有骨关节炎的患者,寒气侵袭可致关节疼痛加重。 因为天气寒冷时人体血管、肌肉适应性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小,关节间隙变窄,用于润滑的关节液也有所阻滞或减少,影响关节活动,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怎么“捂”才健康 1、不忙减衣 春季天气反复无常,冷暖不定。老人、儿童、产妇,以及患有心肺等慢性病的患者,不宜过早地脱掉棉毛衣服,以防风寒侵入而致病。 2、下厚上薄 俗话说“寒从脚起”,人的阳气根于肾,全身阳气都要从这里散布出来,而肾经起于脚底的涌泉穴,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3、积极防护 倒春寒来袭,以下三类病患人群须注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的人,一遇到气温突变,或花絮拂面、粉尘飞扬,旧疾就会复发。 患呼吸道疾病的人,出门要戴口罩,少到公共场合去; 患关节疼痛的人,要保护好自己的关节,注意保暖防寒;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减少外出,牢记“避风如避箭”这句话。 4、吃姜泡脚 除了通过“捂”来被动地减少能量的损耗,我们还可以主动地升发阳气。当天气变冷时,吃上几片生姜,不但通阳散寒预防感冒,还能暖胃温脾促进食欲。 睡前泡脚,不但能消除疲劳,放松身体,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给身体补充能量。 (泡脚时,水应没过脚踝,温度保持在38—4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 还可提前煎煮些具有活血温经作用的中药,如当归、红花,加到泡脚水里,效果更好。患静脉曲张或有外伤的人,水不可太深;糖尿病患者泡脚一定要用手背或手腕试一下水温,以免烫伤。 商务合作或推广请联系:bmztc1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北京治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