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饮食问题和影响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zz/288557.html 禹读经典--《口腔种植并发症-病因、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和诊断 内提升失败种植体内脱位手术取出一例 种植体掉入上颌窦内手术取出一例 种植体根尖周炎临床手术治疗详解(1) 种植体根尖周炎临床手术治疗详解(2) 在昨天禹读经典中和大家分享了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和诊断。分析主要病因和累加因素联合作用下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归根结底,种植体周围炎是致病菌作用下引发的炎症反应,带来相关的临床症状。 今天和大家探讨的病例看最后病损程度和种植体周围炎虽然很像,但是我们要分析其他可能的致病原因导致种植体周围早期(外科程序完成3-6个月内)骨吸收和相关手术再生性治疗的流程,当然按照惯例还是要说说治疗过程中的得失。 这个病例是我在年葡萄牙里斯本EAO年会并发症单元现场分享的一个案例,所以必须选择EAO官方模板制作,英文演讲,幻灯也是英文,请大家见谅。 52岁女性患者,左侧下颌后牙缺失。 CBCT检查种植区骨量欠佳,尤其嵴顶区域骨宽度不足。治疗计划:现有修复体拆除。34、35冠修复,36、37种植修复。因骨量欠佳选择4.0??10mm种植体,略深种植以获得种植体周围足够安全距离避免骨增量程序。局麻下完成种植,埋入式愈合。 患者术后无明显不适,术后常规医嘱,7-10天拆线。 术后两个月常规复查时发现36、37种植体周围不同程度边缘骨吸收。口内检查软组织状态良好,无任何红肿及炎症症状。询问患者在此期间无任何自觉不适症状。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处理。 在这篇文献中提及了造成早期(从植入至负重第一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可能的原因:手术损伤、感染、种植体周围炎、过度负荷、微间隙、牙槽嵴形态等原因。其中手术损伤还包括备洞过程骨产热、植入扭力过大等。此患者口内检查和病史过程无明显感染,其他因素也因未达成而做次级考虑。回顾手术过程把病因重点放在手术损伤或植入扭力过大的因素上。 另有文献提出了压迫性骨坏死的观点,它为种植体失败提供了一种额外的解释,这种失败是由于植入时无意和过度的扭矩施加在种植体上。牙槽骨受压超出其生理耐受范围,可能导致局部缺血,继而出现坏死或死骨形成,最终导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和失败。此外,种植体上的过度扭矩会导致高水平的应力传递到邻近的骨。种植体的嵴顶区通常由致密的皮质骨组成,血液供应很少,在植入时承受最大的压力,因此在植入时施加过大的压力使其更容易发生骨坏死。 骨科文献表明,当骨应变超过一定的阈值水平时,就会发生以微裂纹和塑性变形形式的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种植体松动或失败。同样,正畸文献表明,在牙齿移动过程中,大量的力传递到骨头,会导致无菌性的骨吸收。嵴顶皮质骨是血管最少、抗剪切力最小的,因此容易出现平均1.2mm的早期骨丢失。 种植体植入时对颈部扭力释放不充分可能是此病例在愈合早期出现颈部骨吸收的原因。 我们看到36种植体下部并无明显骨吸收,X线检查较正常,所以我们面临在治疗方案上的选择。如果术中检查36植体稳定性较高,我们考虑再生性治疗;如果术中发现36植体松动明显,拔除后位点保存。和患者在手术操作前进行充分沟通。 如果行再生性治疗,种植体表面清洁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 在表面清洁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参考前面分享过的内容(种植体根尖周炎临床手术治疗详解(1)种植体根尖周炎临床手术治疗详解(2))所以我们拟定的治疗计划是手术再生性治疗保存种植体。清洁手段我们选择手动物理方法和激光治疗。 其他手术过程也可参考前面的病例。激光治疗细节通过动画来展示。 (以上视频来自FOTONA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