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治疗目前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临床治疗方法内固定、非内固定、激光、消融。 理疗、针灸、针刀、推拿、骶管注射等。 针刀病例选择标准采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 (1)常有外伤或慢性腰痛史;多发于青壮年 (2)腰痛向一侧或两侧下肢放散至小腿或足背外侧,活动或腹压增加时加重,卧床则减轻。可有脊柱侧弯,腰部活动受限,压痛多在腰4-5或腰5-骶1间棘突旁,并放散到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多有小腿前外或后外、足背或足外侧感觉障碍,重症者可超过此范围。拇趾背伸力减弱。骶1神经根受压者,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腰5神经根受压者,跟腱反射正常或减弱;腰4神经根受压者,膝反射减弱。 (3)X线摄片检查,一般无特征性改变,可有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弯曲消失,有时椎间隙变窄或椎体骨质增生。 CT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MRI检查可显示间盘突出及脊髓受压情况。 针刀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下肢麻木、疼痛 腰部疼痛 活动受限 下肢无力 下肢肌肉萎缩 (2)年龄18-66岁,性别不限; (3)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 (4)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者。 腰椎增生骨化,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中度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轻度狭窄 腰椎间盘轻度突出腰腿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伴腰腿疼痛 排除标准1、腰突症同时伴腰椎滑脱患者 2、腰椎结核、肿瘤患者 3、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等疾病者; 4、妇女妊娠期或使用可能影响本方法疗效判定的其他药物者 5、不能坚持针刀、手术治疗者,无法判断疗效者或资料不全者 凡符合以上纳入和排除标准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均属于观察对象。 治疗方法(1)体位: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 (2)定点:于腰部、臀部及双下肢取若干点,分别于突出椎间隙棘间、同侧棘突间旁开0.5cm+(黄韧带及侧隐窝治疗点)、1.5cm+(关节突关节囊治疗点)、3-4cm(横突及椎间孔外口治疗点)、臀部臀上神经走行区、坐骨神经出口、双下肢神经支配区的反应点、选用3%的碘酒消毒并标记进针点,手术区按西医外科手术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医者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操作 操作(3)选用自制特色小针刀,根据病人情况,分别取若干进针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缓慢探索深入。 A棘间隙进针点:于棘间正中刺入,突破棘间韧带达黄韧带外缘,病人感酸胀后出针。 B棘旁进针点:于棘旁0.5cm处进针达椎间孔,黄韧带旁达下关节突骨面,将针刀逐渐移到下关节突内缘贴骨面向深处铲切2-3下,有突破感即可,一般深度不超过0.5cm左右患者有向下肢放散的酸胀感,若无可将针刀贴下关节突内缘骨面继续缓慢深入1.5cm+,若有触电感则出针停止治疗,若无触电感或放射感,可将针刀向内下方稍作摆动1-2下,幅度不超过0.5cm+,出针按压。 C关节囊进针点:针刀到达关节突骨面前的最后一个突破感即为切割关节囊的刀感,提插针刀并行"十"字切割关节囊,最后将针刀斜向外侧,于关节突的外侧缘铲切2-3下,即可出针。 D横突进针点:针刀缓慢到达横突骨面后,在横突外上缘贴骨面由外向内铲切至横突根部(约4-5下),将横突间韧带松解然后将针刀至横突外缘铲拨4-5下松解肌肉,最后出针。 E臀部进针点:于臀上皮神经走行区进针将臀肌纵行剥离,然后针刀达骨面铲剥几下,患者有酸胀感或腿部放射感出针。 F坐骨神经出口:确定坐骨神经出口以后,将针刀缓慢插入出口探寻坐骨神经,并轻轻剥离,患者有触电感后轻轻拔出。 G小腿外侧或后侧进针点:根据间盘突出的不同部位,可选择针刀进入小腿外侧或后侧肌组织,松解肌组织,并探寻胫后神经及腓总神经分支,轻摆针刀,患者有触电感即可拔针。 以上诸点出针后均需按压2分钟,防止出血,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处敷治疗点,嘱患者适当休养。针刀组每3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总结及分析。 针刀治疗点,目的针刀治疗A和B点,目的是松解棘间韧带、松解黄韧带和侧隐窝,刺激根神经后枝。一方面松解了挛缩、增生的黄韧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椎管内的压力,椎管内血循环得到改善,无菌性炎症消退,从而减轻了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卡压,刺激根神经后枝反射性作用于根神经使根神经炎性水肿消退,从而疼痛缓解或消失。 针刀治疗C点,目的是松解关节囊及脊神经后内侧支穿过的乳-副突管韧带,使关节囊内压降低,关节囊内无菌性炎症消退,消除了对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后内侧支炎性刺激和卡压,使腰腿痛症状迅速缓解。 针刀治疗D点,目的治疗椎间孔外口的神经根及脊神经后外侧支,在椎间孔外口有一个由横突间韧带向内延续的膜性结构--纤维膈,此纤维膈与关节突及椎弓根等组织共同围成骨-纤维管,神经根等组织由内穿出,针刀松解了横突间韧带及椎间孔外口的骨-纤维管,目的是使神经根穿出椎间孔外口的骨-纤维管时所受到的炎性刺激及卡压得以消除,从而使疼痛和麻木得以减轻乃至消失。 针刀治疗E、F和G点,目的是通过松解周围神经走行区的肌肉及韧带减轻或者消除周围神经的卡压,使周围紧张孪缩的肌肉或韧带组织松弛,反射作用于根神经,使其疼痛麻木缓解。触及神经,使神经的炎性刺激得到改善。 针刀治疗后加强自我保健,注意正确的姿势,则复发的可能性极小,远期疗效十分理想。本研究通过疗效比较分析观察了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证明了其临床治愈率、总疗效不亚于手术治疗,且远期疗效十分理想,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小。相对手术费用低廉。因而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期待您的原创投稿,邮箱: qq.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hl/98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