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瘤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 是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形成的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为淋巴管发育畸形所致,常见于婴幼儿,岁以前发病约占90%。发生于颈部的淋巴管瘤多为囊性,囊状淋巴管瘤又称囊状水瘤。淋巴管瘤常依组织结构间隙而塑形为其重要特点,向上可达咽旁间隙,向下通过胸廓入口进入纵隔。 诊断要点 多数患儿以无痛性包块就诊,肿块质软,边缘光滑,可有波动感,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肿块逐渐增大。 单侧发病多见,病变呈单房或多房性弥漫分布,多房性一般体积较大。 MRI检查:T1WI为低信号,TWI为高信号,表现较具特征性。 CT表现 CT平扫囊内密度均匀一致,呈等密度或稍高于水样的密度(图3-7-34,图3-7-35),少数为高密度或混合密度。密度增高多为蛋白质含量偏高或继发感染后积脓所致。 颈淋巴管瘤合并囊内出血时,亦可引起囊内密度增高,还可出现“液-液平面”征象。 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无强化,囊壁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合并感染时囊壁强化明显。 鉴别诊断: (1)腮裂囊肿:好发于颈外侧区,与淋巴管瘤发病位置类似,但腮裂囊肿少有出血,不沿结缔组织间隙钻孔生长;囊肿为单囊多见,而淋巴管瘤可出现多囊,有钻孔生长特征(图3-7-18),可出现“液-液平面”征象。 ()甲状舌管囊肿:一般发生在颈前中线位置,而淋巴管瘤多发生于偏一侧的颈外侧区,且发病年龄较小。 A B 图3-7-34淋巴管瘤 A.CT平扫见左侧胸锁乳突肌外侧长条状囊性低密度区, 囊内呈近似水样密度,边界清楚; B.病灶向上生长至左侧下颌骨,并沿下颌骨内侧间隙生长 图3-7-35淋巴管瘤 CT平扫见左侧颈外侧区见囊性低密度灶,境界清楚,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来源:医学影像园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收藏《中国抗癌协会原发性肝癌患者指南》反思:中国癌症年报出来了!为什么?“我经常跑步,健康饮食,按时睡觉,居然得了癌症?”美国癌症研究所:详解6种真正的抗癌食物!(01更新) 00全球最新已上市靶向药物及免疫治疗药物汇总 权威公告:恶性肿瘤患者不能接种新冠疫苗! 最新!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医院发布的0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上下滑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