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主要表现为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开口受限的间隙感染是

A.咬肌间隙

B.眶下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颞下间隙

答案:A答案解析

咬肌间隙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以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开口受限。

.B2-、上颌结节阻滞麻醉,如针头污染可引起的间隙感染是

A.咬肌间隙

B.眶下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颞下间隙

答案:E答案解析

颞下间隙感染来源可从相邻间隙,如翼下颌间隙等感染扩散而来;也可因上颌结节、卵圆孔、圆孔阻滞麻醉时带入感染;或由上颌磨牙的根尖周感染或拔牙后感染引起。

.B2-、主要来源与下颌智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扩散,偶有因化脓性腮腺炎波的间隙感染是

A.咬肌间隙

B.眶下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颞下间隙

答案:A答案解析

咬肌间隙感染来源主要来自下颌智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的根尖周炎扩散而进入咬肌间隙;也可来源于磨牙后三角区黏膜的感染;相邻间隙如颞下间隙感染的扩散;偶有因化脓性腮腺炎波及者。

.B2-、在解剖学上居于诸间隙中心位置的是

A.咬肌间隙

B.眶下间隙

C.下颌下间隙

D.翼下颌间隙

E.颞下间隙

答案:E答案解析

解剖学基础知识掌握

.B3-、单个引起的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

A.疖

B.痈

C.脓肿

D.丹毒

E.冷脓肿

答案:A答案解析

面部皮肤是人体毛囊及皮脂腺、汗腺最丰富的部位之一,又是人体暴露部分,接触外界尘土、污物、细菌机会多,也易招致损伤,因此而引起的毛囊及其附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疖,其病变局限于皮肤浅层组织。

.B3-、骨结核病变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或与皮肤粘连。皮肤表面无红、热及明显压痛,扪之有波动,称为

A.疖

B.痈

C.脓肿

D.丹毒

E.冷脓肿

答案:E答案解析

骨结核病变病变继续发展,淋巴结中心因有干酪样坏死,组织溶解变软,逐渐液化破溃。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可彼此粘连成团,或与皮肤粘连。皮肤表面无红、热及明显压痛,扪之有波动感。此种液化现象称为冷脓肿。

.B3-、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者

A.疖

B.痈

C.脓肿

D.丹毒

E.冷脓肿

答案:B答案解析

相邻多数毛囊及其附件同时发生急性化脓性炎症者称痈,其病变波及皮肤深层毛囊间组织时,可沿筋膜浅面扩散波及皮下脂肪层,造成较大范围的炎性浸润或组织坏死。

.B4-、链球菌感染形成的脓液一般为

A.淡黄稀薄脓液

B.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味

C.黄色黏稠脓液

D.灰白或灰褐色脓液

E.脓液稀薄污浊,似米汤,夹杂有干酪样坏死物

答案:A答案解析

当急性炎症局限成脓肿后,由于主要感染菌种的不同,其脓液性状也有差异,链球菌一般为淡黄稀薄脓液,有时由于溶血而呈褐色。

.B4-、冷脓肿的脓液一般为

A.淡黄稀薄脓液

B.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味

C.黄色黏稠脓液

D.灰白或灰褐色脓液

E.脓液稀薄污浊,似米汤,夹杂有干酪样坏死物

答案:E答案解析

冷脓肿的脓液稀薄污浊,暗灰色似米汤,夹杂有干酪样坏死物。

.B4-、混合细菌感染的脓液一般为

A.淡黄稀薄脓液

B.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味

C.黄色黏稠脓液

D.灰白或灰褐色脓液

E.脓液稀薄污浊,似米汤,夹杂有干酪样坏死物

答案:D答案解析

混合细菌感染则为灰白或灰褐色脓液,有明显的腐败坏死臭味。

.B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形成的脓液一般为

A.淡黄稀薄脓液

B.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味

C.黄色黏稠脓液

D.灰白或灰褐色脓液

E.脓液稀薄污浊,似米汤,夹杂有干酪样坏死物

答案:C答案解析

当急性炎症局限成脓肿后,由于主要感染菌种的不同,其脓液性状也有差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黄色黏稠脓液;链球菌一般为淡黄稀薄脓液,有时由于溶血而呈褐色;绿脓杆菌的典型脓液为翠绿色,稍黏稠,有酸臭味;混合细菌感染则为灰白或灰褐色脓液,有明显的腐败坏死臭味。

.B5-、由单纯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约为

A.0.05

B.0.15

C.0.35

D.0.6

E.0.9

答案:C答案解析

由单纯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约为35%。

.B5-、由单纯需氧菌引起的颌面部感染约为

A.0.05

B.0.15

C.0.35

D.0.6

E.0.9

答案:A答案解析

由单纯需氧菌引起的颌面部感染约为5%。

.B5-、由混合性的需氧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可达

A.0.05

B.0.15

C.0.35

D.0.6

E.0.9

答案:D答案解析

口腔颌面部感染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牙源性感染大多由需氧和厌氧菌混合感染造成。由单纯需氧菌引起的颌面部感染约为5%,由单纯厌氧菌引起的感染约为35%,而由混合性的需氧和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可达60%。

.B6-、新生儿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多为

A.牙源性

B.腺源性

C.损伤性

D.血源性

E.医源性

答案:D答案解析

新生儿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多为血源性,但亦可因牙龈损伤或母亲患化脓性乳腺炎,哺乳时病原菌直接侵入而引起。患泪囊炎或鼻泪管炎时也可伴发上颌骨骨髓炎。

.B6-、边缘性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多为

A.牙源性

B.腺源性

C.损伤性

D.血源性

E.医源性

答案:A答案解析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与中央性一样多为牙源性,其中又以下颌智牙冠周炎为最多,其他病灶牙引起者较少。感染的途径是炎症首先累及咬肌间隙或翼下颌间隙,然后侵犯下颌骨的骨膜,发生骨膜炎,形成骨膜下脓肿(即咬肌或翼下颌间隙脓肿),以后再损害骨密质。当骨膜被溶解后,造成血管栓塞,引起该区骨密质营养障碍,发生骨密质坏死,骨软化似蜡状,小片死骨形成,骨面粗糙,有脓性肉芽。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如不及时治疗,病变可继续向颌骨深层髓腔内发展。

.B6-、中央性颌骨骨髓炎感染来源多为

A.牙源性

B.腺源性

C.损伤性

D.血源性

E.医源性

答案:A答案解析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来源,与中央性一样多为牙源性,其中又以下颌智牙冠周炎为最多,其他病灶牙引起者较少。

.B6-、儿童下颌下间隙感染来源多为

A.牙源性

B.腺源性

C.损伤性

D.血源性

E.医源性

答案:B答案解析

下颌下间隙感染来源多见于下颌智牙冠周炎、下颌后牙尖周炎、牙槽脓肿等牙源性炎症的扩散。其次为下颌下淋巴结炎的扩散。化脓性下颌下腺炎有时亦可继发下颌下间隙感染。

.B6-、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A.牙源性

B.腺源性

C.损伤性

D.血源性

E.医源性

答案:A答案解析

病原菌通过病变牙或牙周组织进入体内发生感染者,称牙源性感染。牙与颌骨直接相连,牙体及牙周感染可向根尖、牙槽骨、颌骨以及颌面部蜂窝组织间隙扩散。由于龋病、牙周病、智牙冠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故牙源性途径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途径。

.B7-、最易发生腺源性感染的间隙是

A.颞下间隙感染

B.眶下间隙感染

C.翼下颌间隙感染

D.咬肌间隙感染

E.下颌下间隙感染

答案:E答案解析

下颌下间隙感染多见于下颌智牙冠周炎、下颌后牙尖周炎、牙槽脓肿等牙源性炎症的扩散。其次为下颌下淋巴结炎的扩散。化脓性下颌下腺炎有时亦可继发下颌下间隙感染。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VIP全程班!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那些症状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yy/794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