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bq/762.html

7月23日上午,国家医保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按病组(DRG)和病种分值(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简称2.0版分组方案)。

新版DRG/DIP方案很快在业内引起轰动,这一方案被认为是把绝大部分医疗过程纳入了规范之中,医院诊疗进一步控费,对医院和医药行业来说是一道新的“紧箍咒”。

但现实并非如此。

7月23日,在国家医保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医院副院长宋宁宏表示:“医院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后,构建医保费用管理与医保服务质量联动的DRG绩效评价体系,避免DRG付费标准与医务人员收入直接挂钩,年医务人员收入稳中有升。”

宋宁宏介绍称,年12月底,南京市医保局就向医院预付了年度的拨付金,规模超过1亿元。

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表示,DRG/DIP2.0版要解决的,就是医院经营管理问题。2.0版的分组方案新增协商谈判、特例单议、意见收集、预付金等多种创新机制。“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品新耗材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不走DRG/DIP支付方式。”

可申请特例单议,医院预付金制度

年,国家医保局启动医保支付方案改革,先后开展DRG、DIP支付方式试点。年、年,DRG分组方案1.0版和1.1版相继出台。目前1.1版本已在80%医院应用。

随着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部分地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反映现行分组不够精准、不够贴近临床,希望国家对分组进行动态调整。

过去三年多来,国家医保局吸收各方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见,开展多方论证、组织地方试点测试之后,2.0版分组方案营运而生。按照规划,年新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直接使用2.0版分组,已经开展DRG/DIP付费的统筹地区应在今年底前完成切换准备工作,确保年起各统筹地区统一使用分组版本。

医院最为关心的是:是否会影响医生的日常工作以及收入?

国家医保局明确答复称:不得将DRG/DIP支付标准作为限额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与绩效分配指标挂钩。

2.0版分组方案的最大特色就是设置了预付金制度,最大限度缓解医疗机构的资金压力。《方案》明确:各地医保部门可根据基金结余情况,向定点医疗机构预付1个月左右的预付金。如上述医院就拿到了1亿元的预付金。这样就能保证医生在诊疗的时候不用太担心医保支付的问题。

这意味着,今后医务人员不需要“一手拿着听诊器,一手拿着计算器”,再为病人的治疗费用是否医保报销而苦恼,而是能够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卸掉创收枷锁,解除医疗机构收治复杂重症病人的后顾之忧,确保愿接愿治、能接能治。

除了预付金,2.0版的分组方案还设计了特例单议的规则。《方案》明确,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为DRG/DIP出院总病例的5%。根据专家评议结果可实行项目付费或调整该病例支付标准,及时予以补偿。而对符合条件的新药耗新技术在应用初期按项目付费或以权重(点数)加成等方式予以支持,后期积累足够数据后在纳入DRG/DIP付费。

国家医保局还特别强调,各地要加快推进年度基金清算工作,确保次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算。同时,各统筹地区要进一步提升结算效率,原则上费用结算时间自申报截止次日起不超过30个工作日。

分组动态调整,政策向非热门科室倾斜

年起,国家医保局全面推开DRG/DIP付费,启动了~年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截至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开展了DRG/DIP付费,其中个统筹地区开展DRG付费,个统筹地区开展DIP付费,天津、上海两个直辖市兼有DRG和DIP付费。26个省份已实现省域内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

让医务人员回归医疗本质,无疑是国家医保局推行2.0版分组方案的初衷。

DRG与DIP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分类的数据库。健识局获悉,DIP2.0版病种库共包含国家核心病种目录组,其中保守治疗组组、手术操作组组。与过去1.0版相比,调整组,其中因相关手术操作进行调整组;完全相同的病种有组。

而本次DRG2.0版分组重点对临床意见比较集中的重症医学、血液免疫、肿瘤、烧伤、口腔颌面外科等13个学科,以及联合手术、复合手术问题进行优化。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2.0版分组方案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动态调整的过程,适应医疗技术的发展,二是充分吸收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更加适应临床。

事实上,DRG/DIP试点改革实施后,重症、儿科、康复等非热门科室,并未享受到政策的特殊“照顾”,学科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本次升级充分考虑到临床实际情况,有效回应了临床诉求,体现“医保医疗协同、相向而行”的价值导向。

不过,黄心宇坦诚,本次2.0版本分组并非最终版,还需要不断动态升级。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普遍每隔2年更新一次DRG/DIP分组版本。

相比于过去医疗机构熟悉的按项目付费,DRG/DIP2.0版分组方案无疑是一场颠覆。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年至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从.63亿元增长至.9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36%,远超同期GDP增速。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吸收国际经验,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截至年底,全国超九成医保统筹地区已经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改革地区住院医保基金“按项目付费”占比下降到1/4左右。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计划,在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之后,DRG/DIP分组方案于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业内普遍认为,这项改革仍需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对医药服务供给侧的引导作用还有释放空间。

撰稿

雷公

编辑

江芸贾亭

运营

山谷

插图

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yy/171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