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开创 ,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习近平 救死扶伤不是为了赞美,是为了恪守当初的誓言。 面对这次全球卫生公共突发事件,我院第一时间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对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我们以医护智慧对抗空前巨灾,以医护伟力诠释华西力量。 就要过去 我们回眸按下快门的温暖瞬间 带着这份美好向进发 01. 战“疫”天使风采 请战书 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我院护士挺身而出,请愿冲到疫情最前线进行救援工作。这份请战书,是华西口腔护理人抗“疫”斗争实践的生动写照和鲜明诠释,无论生死,无悔无怨。一个个力透纸背的签名,代表了她们英勇的精神;一个个鲜红醒目的手印,彰显了他们必胜的决心。 人生一“课” 疫情肆虐时,创伤整形外科护士长熊茂婧和全科门诊/急诊科副护士长张静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上了生动的一课,“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你们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牢牢把关“第一道防线” 修复I科左素琴,一名工作35年快要退休的“老革命”护士,疫情发生后主动请战,医院、坚守岗位、共抗疫情。连续几天,医院一楼分诊处,从早到晚,自己都数不清楚到底说了多少次“请出示二级预检分诊卡”、“请问您想解决什么问题?”、“请戴好口罩”……从上班到下班,说得口干舌燥,站得腿脚酸软。在医院没有全面开诊但坚持24小时急诊期间,和左素琴一起参加志愿者服务的还有许多位年轻护士,利用自己医院的各个区域……一天天坚守,年轻稚气的脸上虽疲态尽显,却又坚强淡然。 “热血”助力 看新闻,了解疫情动态,是护士吴亚丽每天早上醒来做的第一件事。那天,一则血库告急的新闻引起了她的注意。无偿献血是医疗临床用血的重要来源,因为疫情,血液供应正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一个长期坚持无偿献血的“热血勇士”,她立刻与血液中心预约好献血时间,调整好身体状态,做好防护,再一次踏上了献血之路。 “你的样子真美!” 在川大核酸检测工作中,我院护士历时10余天,分别辗转于华西校区、望江校区、江安校区,共采集了上万份鼻拭子,确保不落下任何一员。在江安校区的采样点,出现了一位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工作人员看见后连忙带上用物走过去为她采样,虽然我们不曾谋面也素不相识,但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我刚好力所能及。“你戴上口罩帽子走向我的样子,真美!” 争分夺秒,生命至上 一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因时间紧迫,来不及做核酸检测,手术室立即启动疫情防控急诊手术预案,将病人安置在负压手术间。手术结束后,当医护人员脱下厚重的防护服,里面全都被汗水湿透,但手术的顺利完成、患者的转危为安让大家感到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幕后英雄”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不被患者所熟知,镁光灯照不到她们身上,但她们却默默地守护着患者的安全。从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到无菌物品发放,每一步都一丝不苟,与奋战前线的战友们共同保障着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02. 在“疫”线淬炼“医者初心” 为你“点赞” 疫情期间,我院成立了“老年患者服务站”,为老年人提供预约挂号、填写问卷等服务,各科室也为老年患者贴心的准备了不少便民措施。一位83岁大爷独自来到牙体牙髓病科就诊,护士予以全程陪同,直至诊疗结束。诊疗期间,大爷不止一次表示非常感动,并不断给我们的护理人员点赞。 “生死时速” 一位阿姨晕倒在大门外花坛处,听到呼救声后,正在指导患者就诊的王雁护士长立即上前查看情况并大声呼叫其他医护人员。大家立刻将阿姨转移到安全地带、吸氧、饮葡萄糖水、测量生命体征,还为阿姨贴心的准备了八宝粥、牛奶等食品,以备不时之需。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医护人员、保安人员快速反应、积极处理,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无缝衔接、分秒必争,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生死时速”。 小男孩的“告白” 正值暑假,唇腭裂外科迎来了一大批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看着护士阿姨们整天忙出忙进,孩子们心生“仰慕”,两位纯真可爱的小男孩亲手做了护士帽送给护士小姐姐,并争相和护士姐姐合影。他们说:“长大了,我们也要像姐姐们一样做美丽的白衣天使,守护大家的健康。” 别怕,有我在 在“甘孜州唇腭裂儿童援助献爱心活动”上,医疗美容科为12名唇腭裂患儿实施全免费手术。其中一位患儿在面对术前的抽血检查时有些害怕,护士姐姐拉着她小小的手,给她力量与希望。 宝贝辫子真好看 刚做完手术的宝贝在麻醉复苏室躺了好几个小时啦,头发已经睡成乱糟糟的“小鸡窝”。守护她的麻醉医师和护士阿姨,医护合作了一把麻花小辫子,把宝贝打扮的漂漂亮亮、精精神神,在病房焦急等待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瞬间开心的笑了:“我家宝宝辫子真好看!” 收下“安心”,还予“爱心” 一位颞下颌关节强直患儿的家属,入院后一直担心自己年纪大、学习能力差,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患病的5岁孙儿。担忧之下,她想到了“送红包”,希望通过红包得到护士们“特殊的关照”,护士长为了让家长安心,暂且将红包收下,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在护士们的精心照顾下痊愈出院的当天,护士长将红包退予患者家属:“您的好意我们收到了,护理好每一位患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谢谢!” 02. 第一块牌匾 这是舒适治疗中心于11月正式开诊后接诊的第一例患者。患者因颌骨囊肿入院手术,在他复诊当天,医护们惊喜地收到了建科以来的第一块感谢牌匾,这是对他们工作莫大的肯定和鼓励。 03. 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网红”初体验 作为一名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张虹从未想过会在网络上开展护理培训课程。刚开始,她犹如赶鸭子上架,陷入一片茫然之中,但随着授课软件的熟练使用和规培学员们积极的反馈,课程也越来越生动有趣。通过学生手机拍摄在线视频,完成“特殊的CPR考试”操作考核;通过分享与讨论一个个普通人的抗疫故事,加深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责任的理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护理人们在这把屏幕当讲台的课堂内,传递知识,心心相连。 师资力“upup” 为进一步提升口腔护理教学水平、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口腔护理学教研室于7月和10月开展了师资教学技能提高班,分别由教研室鲁喆老师和龚彩霞老师为大家进行授课,旨在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的口腔护理复合人才,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口腔专科护士。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呢~ 竞技展风采引领新生代 10月,口腔护理学教研室举办护理专业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旨在培养适应口腔护理专业的青年教师骨干,提升口腔护理教学质量。参赛老师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04.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我们在路上 爱牙日 “”、“”“爱牙日之际,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口腔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口腔健康行为的形成,儿童口腔科、正畸科等多个科室举办了主题义诊活动,为群众提供口腔检查、口腔宣教、准备小礼物等。多年来,华西口腔护士始终行走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