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

主要功效

补血养血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为补血第一药,适用于心肝血虚证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唇甲浅淡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当归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组成补血代表方——“四物汤”,有调经补血之功,尤其适于产后血虚的调治

润肠通便

中医认为精血同源,血虚者津液也不足,肠液亏乏易致大便秘结。当归可润肠通便,常与麻仁、苦杏仁、大黄合用治疗血虚便秘;与防风、川芎、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等组成防风通圣散,可泻热通便

调经活血

当归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既可通经调经,又能活络止痛,尤其适合女性使用,特别适合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等病证,被古人称为“妇科圣药”。与桃仁、红花、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组成妇科名方——桃红四物汤,常用于经期提前、痛经

抗癌作用

当归可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以气血停滞、瘀血凝聚者最宜。对血虚羸瘦的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后正气虚弱之患者,亦可选用当归,以扶正抗癌。

防治冻疮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阳气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治疗上常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生姜温阳散寒,羊肉补虚生血,全方共济养血活血、温阳散寒之效。

当归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全当归和血。一般宜生用,活血通经宜酒炒。

常见商品规格如下

全当归

全当归以个头大,身长腿粗壮,皮细呈褐黄色,茬口粉白,无冒油(变为油黄色),水汀(青色或中心有青圈),蜂窝(虚泡状),麻口(粗皮虫口),呈菊花心者品质优良。

其商品要求根稍不细于0.2厘米。全归的规格分为:特等每公斤20支,一等40支、二等70支、三等支和等外。

箱归

当归按规格标准加工后,成品整齐摆放纸箱,其产品称为箱归,该品主要出口到港、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一般每支当归选留归腿3-5股,去净毛须和尾须,要求身长不超过13厘米,各等级支头均匀。

归腿

归腿为归头、箱归加工过程中剪除的下角料。

当归头

当归头分为全白和半白两种,全白为撞去原皮使全身白净,一般是半白产品为原料进行再加工而成。

当归片

当归片分为佛手片、单支片、归头片、一棵树全归片、归腿片五大类,有手工切制和机械切制两种。佛手片:该品为当归片类的极品。其成品手掌大小,似佛之手形,薄厚均匀。佛手片以可卷起再展开而无折断者佳。当归头片:有原切片和压切片两种,原切片经浸润、机切、干制、选级、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压切片经蒸软、压扁、去皮、刨片、干制、选级、包装等工序而成。

联合用药推荐

1、当归+黄芪+党参

当归、黄芪、党参各15克。水煎服。用于治疗贫血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晕乏力、面色萎黄。

2、当归+白芍

当归、白芍各12克,桂枝9克。水煎服。用于治疗虚寒腹痛。

3、当归+生姜

当归、生姜各9克,羊肉克。用药汁煮肉食之。用于治疗产后腹痛。

近年来市场上有以东当归混充当归的现象。东当归,别名日本当归、大和当归、延边当归。

两类人不适合吃当归

1、消化系统有问题的人

有消化不良或者容易腹胀的毛病,是不太建议吃当归的,因为当归本身就会引起胃气滞留,会加重消化系统问题。当归具有润肠通便的效果,如果此时有腹泻的症状是不可以食用当归的,因为它会加重腹泻的症状。

2、上火人群

当归本是温和的一味药材,体质正常的情况下使用是不会导致上火的,但如果此时已经上火,并且还伴有牙痛头痛,咽喉痛等症状的话,要注意尽量不要食用当归,避免加重病情。

如何辨别真假

近年来市场上有以东当归混充当归的现象。东当归,别名延边当、朝鲜当归、大和当归、日本当归。东当归主要功能为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当归与东当归的主治相一致,但是研究表明,东当归的化学成分与我国当归不同,药理作用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我国东当归不宜作当归入药。

正品当归:

性状鉴别

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非正品东当归:

性状鉴别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Ligus-ticumacutilobumSieb.etZucc.的干燥根。

本品全长10~18cm,主根粗短,有细密环纹,直径1.5~3cm,顶端有叶柄及茎基痕,中央凹陷,有的已切齐。支根十余条,直径0.2~1cm。表面土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有细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痕。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气芳香,味甜而后稍苦。

本文载自E药店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yy/109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