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牙医筑梦成长集训营主管口腔助理、口腔执业考试的网络辅导班,有最负责的带教老师,有最专业的医考名师,六年的医考讲学经验,善于把握精准考点,冲刺速提分,巧记妙记得学习方法。14年集训班的通过率:93.6%.为确保考生的学习状况,进度,质量,本班级招生是限制名额。

中国好牙医,培养口腔执业医师学霸的摇篮……

二、A21、男性,46岁,右侧腮腺区无痛性肿大4年,近半年起左侧腮腺也显肿大,两侧面部不对称,并伴口干不适,在行腮腺扪诊检查时,正确的方法是A.拇指、示指夹住作提拉式扪诊B.食指、中指、环指作平触扪诊C.拇指、示指相对触诊扪诊D.拇指扪诊E.双合诊

: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腮腺扪诊的正确方法。临床上腮腺的正确触诊方法只有用三指作平触,而无双合诊等方法。双指合诊适用于唇、颊、舌部检查。双手合诊适用于口底、下颌下的检查,按“由后向前”的顺序。AC属于双指合诊舌:对舌肌的病损主要应借助于扪诊,即双指双合诊法,具体方法是以一手的拇指、示指分别置于病变所在范围、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触痛或浸润等。对唇颊部病变的检查多采用双指合诊的方法。腮腺和下颌下腺及其导管主要是采用扪诊检查。腮腺的扪诊一般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平触为宜;如用拇、示指夹住腮腺挺拉式扪诊,有时会将腺叶误认为腮腺肿块,应予注意。下颌下腺及舌下腺的扪诊常采用双手口内、外联合双合诊法检查。唾液腺导管的扪诊除注意有无结石外,还应注意导管的粗细和质地。

2、男性,25岁,因口腔颌面部创伤致舌体裂伤,出血明显,口底肿胀,来院就诊,最有效合理的止血方法是A.注射止血针B.指压患侧的颈总动脉C.用纱布块填塞止廊D.创口缝合止血E.做颈外动脉结扎术

:D:解析:此题是基本知识与临床处理相结合的试题,测试考生对舌体裂伤处理原则的理解。正确答案是创口缝合止血。舌体是血液循环十分丰富的器官,裂伤后出血明显而且容易致口底肿胀或血肿造成上呼吸道梗阻,因此最佳处理是创口缝合止血,其余方法如注射止血针、用纱布块填塞止血、指压患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结扎术均不是最有效方法。舌损伤1)舌组织有缺损时缝合创口应尽量保持舌的长度,将创口按前后纵行方向缝合。不要将舌尖向后折转缝合,以防舌体缩短,影响舌功能。2)如舌的侧面与邻近牙龈或舌的腹面与口底黏膜都有创面时,应分别缝合各部的创口;如不能封闭所有的创面时,应先缝合舌的创口,以免日后发生粘连,影响舌活动。3)舌组织较脆,活动性大,缝合处易于撕裂,故应采用较粗的丝线(4号以上缝线)进行缝合。进针距创缘要稍远,深度要深。尽可能多带一些组织,以防创口裂开或缝线松脱,最好加用褥式缝合。

3、某患者拔除上颌第二磨牙,2小时后仍出血不止。检查发现到颊侧牙龈撕裂,渗血明显,最好采用以下哪种方法止血A.明胶海绵+纱球压迫B.碘仿纱条填塞C.全身应用止血药物D.缝合撕裂牙龈E.结扎颈外动脉

:D:对于本题缝合撕裂牙龈,可使微小血管管腔闭塞,从而达到止血效果。

4、患者女性,45岁,因左侧腮腺肿物局麻下行左侧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术后局部应用绷带加压包扎,最好选用A.三角带B.四头带C.头颅弹性绷带D.交叉十字绷带E.单眼交叉绷带

:D:交叉十字绷带,适用于颌面和上颈部术后和损伤的创口包扎。包括双侧面部耳前区、耳后区、腮腺区、颌下区及颏下区伤口包扎。该方法固定范围广,加压可靠、牢固,不易滑脱。方法:绷带先由额至枕部环绕两周,反折经一侧耳前腮腺区向下,经颌下、颏部至对侧耳后向上,复至同侧耳前;绕下颌下及颏部至对侧耳前,向上经顶部,向下至同侧耳后,再绕下颌下、颏部至对侧耳后。如此反复缠绕,最后再如前作额枕部环绕,以防止绷带滑脱,止端打结或以胶布固定。

5、男性,65岁,左舌缘溃疡2个月余不愈合,为明确诊断需先进行活检,此时切取活检组织的部位最好是溃疡A.表面渗出物B.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C.边缘处D.深层组织E.表面组织

:B:解析:为明确肿瘤的诊断,当肿瘤位置表浅或有溃疡时,最好在肿瘤的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切除一块楔形组织送病理检查,因此正确答案应为B。而选择A、D和E,则有可能因取到肿瘤的坏死部位作出错误的病理诊断。

6、女性,38岁,因颌面部皮肤癌入院手术治疗。术中在作必要的组织切除后,出现创缘两侧厚薄不均,为尽量使缝合后皮肤平整,最适合的措施是A.采用外翻缝合B.作环式(皮肤-皮下-皮肤)缝合C.薄侧作附加切口调整后缝合D.厚侧先作潜行分离调整缝合E.缝合时组织在薄侧稍多而深些,厚侧稍少而浅些

:E:解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缝合技术中,处理创缘两侧薄厚不均的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薄侧多缝组织,而厚侧少缝组织。许多错选答案B的考生是因为将关闭无效腔的环式缝合法的用途记忆错误所致。

7、左侧颞下间隙感染患者,已经行颞部及下颌下区切口的上、下贯通式切开引流术,流出大量脓性分泌物,应选择的引流方式是A.片状引流B.负压引流C.管状引流D.细纱条引流E.碘仿纱条引流

:C:正确答案为C管状引流答案A片状引流在口腔临床中经常采用,适用于脓腔较小、位置表浅的开放式引流答案B负压引流一般适用于闭式引流,也就是脓腔不是开放的,一般在颌面部大手术如颈清后使用答案C管状引流一般适用于创口大的开放式引流,本题中为贯通式、创口大,所以适用答案D细纱条适用于创口小的开放式引流答案E碘仿纱条引流适用于重度感染的稍大开放式脓腔的引流

三、B1、A.滤过除菌法B.紫外线照射消毒法C.γ射线处理法D.高压灭菌法E.巴氏消毒法

1、书本表面的污染,应选择A.B.C.D.E.

:B:这3题均为基本技能题,第1题为考核物理消毒灭菌法的应用;第2题为高压灭菌法;第3题为紫外线照射法消毒。细胞酶制剂为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滤过除菌法是利用有许多微细小孔的滤菌器,所有细菌因大于孔径,被阻止通过,而只允许液体或空气通过,达到无菌处理的目的。而应用高压灭菌法可灭菌,也使蛋白变性酶活性丧失,因此第2题适合,而第1题不适合。巴氏消毒为62摄氏度15分钟或71.7摄氏度15~30秒钟的湿热消毒法,虽可保持酶活性,但不能完全灭菌。γ射线虽能完全灭菌,但可破坏酶活性。第3题可采用排除法,首先A、D和E选项因均为湿热灭菌不适合对纸张消毒而可排除,而C选项则过于昂贵,也可排除。

2、细胞酶制剂的无菌处理,应选择A.B.C.D.E.

:A:细胞酶制剂在高温状态下会分解失效,因此一般选择细菌过滤器,滤过除菌。

3、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和手术敷料的灭菌,应选择A.B.C.D.E.

:D:高压灭菌法可灭菌,也使蛋白变性酶活性丧失,适合培养基、生理盐水和手术敷料的灭菌。

2、A.平卧头正位B.平卧头侧位C.平卧仰头位D.平卧低头位E.平卧垫肩头侧位

1、唇部手术的体位是A.B.C.D.E.

:A:

2、腮腺手术的体位是A.B.C.D.E.

:B:一侧的腮腺手术,只有头侧位才能较好的暴露腮腺区手术野。

3、一侧颈淋巴清扫手术的体位是A.B.C.D.E.

:E:口腔颌面部手术野的显露好坏与手术切口设计、患者体位以及照明有直接关系。手术时应选择利于术野显露的体位,颌下、颈部手术应常规垫高肩部。

4、腭部手术的体位是A.B.C.D.E.

:C:唇、腭裂手术时应使病人处于头后仰位。此时,声门处于最高位,鼻咽腔处于最低位,血液积存在鼻咽腔而不致流入气管内。

3、A.下颌升支外侧B.下颌升支前缘向上C.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D.乙状切迹中点与颧弓中点之间E.上颌结节后上方

::

1、颞肌前部触诊位置在A.B.C.D.E.

:B:肌肉的触诊位置是有肌肉的起止点和走行决定的,颞肌起自颞窝,肌束如扇形向下会聚,通过颧弓的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

2、翼内肌下部触诊位置在A.B.C.D.E.

:C:在口内可按咀嚼肌的解剖部位,扪触颞肌前份(下颌升支前缘向上)、翼外肌下头(上颌结节后上方)和翼内肌下部(下颌磨牙舌侧的后下方及下颌支的内侧面),进行左右比较。

3、翼外肌上头触诊位置在A.B.C.D.E.

:D:触诊颞肌前份触诊位置在下颌升支前缘向上,翼内肌下部触诊位置在下颌磨牙舌侧后下方和下颌支内侧面,翼外肌上头触诊位置在乙状切迹中点与颧弓中点之间,翼外肌下头触诊位置在上颌结节后上方。

4、翼外肌下头触诊位置在A.B.C.D.E.

:E:肌肉的触诊位置是由肌肉的起止点和走行决定的,翼外肌起于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及翼突外侧板的外侧面,有两个头,纤维行向后外,止于下颌颈、关节盘和关节囊。

4、A.0.1%B.0.5%C.1%D.2%E.3%

1、用于消毒颌面、颈部的碘酊浓度为A.B.C.D.E.

:D:碘酊杀菌力强,但刺激性大,故在不同部位使用浓度不同:消毒颌面颈部为2%,口腔内为1%,头皮部为3%。使用后应予脱碘,碘过敏者禁用。

2、用于消毒口腔黏膜的碘酊浓度为A.B.C.D.E.

:C:碘酊杀菌力强,但刺激性大,故在不同部位使用浓度不同:消毒颌面颈部为2%,口腔内为1%,头皮部为3%。使用后应予脱碘,碘过敏者禁用。

3、用于消毒口腔及创口的洗必泰液浓度为A.B.C.D.E.

:A:洗必泰液为广谱消毒剂,刺激性小,故使用广泛。皮肤消毒浓度为0.5%,以0.5%洗必泰酒精(70%酒精)消毒效果更佳。口腔内及创口消毒浓度为0.1%。

4、用于消毒皮肤的洗必泰液浓度为A.B.C.D.E.

:B:洗必泰液为广谱消毒剂,刺激性小,故使用广泛。皮肤消毒浓度为0.5%,以0.5%洗必泰酒精(70%酒精)消毒效果更佳。口腔内及创口消毒浓度为0.1%。

5、用于消毒口腔及皮肤的碘伏含有效碘的浓度为A.B.C.D.E.

:B:碘伏含有效碘0.5%的碘伏水溶液用于皮肤和手的消毒,同样也可用于口腔粘膜的术前消毒,其作用优于碘酊。具有消毒彻底、刺激性小、着色浅的优点。

6、用于消毒头皮部的碘酊浓度为A.B.C.D.E.

:E:碘酊杀菌力强,但刺激性大,故在不同部位使用浓度不同:消毒颌面颈部为2%,口腔内为1%,头皮部为3%。使用后应予脱碘,碘过敏者禁用。

5、A.现病史B.既往史C.个人史D.月经及婚育史E.家族史

1、起病日期、发病情况及有关发病因素等应记入A.B.C.D.E.

:A:现病史是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2、病情演变以及与该病有鉴别诊断的症状表现应记入A.B.C.D.E.

:A:现病史是记述患者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3、预防接种史及具体日期应记入A.B.C.D.E.

:B:预防接种史属于患者既往史的内容。既往史应当包括患者过去的口腔健康状况、患病情况,以及外伤、手术、预防接种史和对食物或药物的过敏情况等,还要包括与口腔疾病有关的全身病史。对与口腔疾病密切相关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也要询问和记录,包括家庭生活、饮食、营养、睡眠、职业和劳动条件、嗜好、习惯等;对女性患者应了解月经及妊娠史。例如:以前对麻醉药物及拔牙手术的反应,是否接受过正畸治疗.牙体病治疗等。

4、双亲与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应记入A.B.C.D.E.

:E:

5、社会经历及习惯、嗜好应记入A.B.C.D.E.

:C:

6、药物不良反应及过敏史应记入A.B.C.D.E.

:B: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即就医时医生向患者问询的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既往健康状况包括饮食习惯等。病人平素健康状况,可能与其现患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故对分析判断现发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既往患病情况包括包括外科手术史、预防注射史、过敏史及系统回顾等。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与现患病证有着密切关系。如哮病、痫病、中风等病,经治疗之后,症状虽已消失,但尚未根除,某些诱因常可导致旧病复发。

6、A.钳夹、结扎止血法B.区域阻断止血法C.填塞止血法D.低温、降压止血法E.电灼止血法下列出血情况应选用的正确止血方法是

1、外伤致上颌骨骨折,鼻腔发生明显出血

A.B.C.D.E.

:C:填塞止血法:可用于开放性和洞穿性创口、窦腔出血。一般将无菌纱布或碘仿纱条填塞于创口内,再用绷带行加压包扎。在颈部或口底创口填塞纱布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鼻腔出血,在确定无脑脊液漏后才可填塞。此题考察的各止血方法的适用范围。填塞的目的是止血,开始可能会有反流口腔的情况。但不影响止血效果。区域阻断止血法主要用于对知名动脉或者术区较大较粗的血管进行阻断,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当然也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止血方法。但是临床上是有严格适应症的,即其他方法不能达到有效止血和保持术区清晰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低温降压麻醉(体温降至32℃左右)可减少机体周围组织的血容量,从而有小减少术中出血。局部冷冻降温(通常使用液氮)后再进行手术,也可明显地减少出血。热凝止血,使用电刀或光刀手术,可显著减少手术中出血量。钳夹止血后使用电凝,可减少线扎,缩短手术时间。

2、颌面部挫裂伤而出现活动性出血A.B.C.D.E.

:A:钳夹、结扎止血法是常用而可靠的止血方法。对于创口活跃出血的血管断端都应该以钳夹、结扎止血。如局部不能妥善止血,考虑结扎颈外动脉。区域阻断止血法主要用于对知名动脉或者术区较大较粗的血管进行阻断,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当然也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止血方法。但是临床上是有严格适应症的,即其他方法不能达到有效止血和保持术区清晰的情况下,才考虑应用。低温降压麻醉(体温降至32℃左右)可减少机体周围组织的血容量,从而有小减少术中出血。局部冷冻降温(通常使用液氮)后再进行手术,也可明显地减少出血。热凝止血,使用电刀或光刀手术,可显著减少手术中出血量。钳夹止血后使用电凝,可减少线扎,缩短手术时间。

中国好牙医,口腔医考火热开启,最专业的医考名师,最负责管理团队,最完善的教学平台,金牌讲师全程带班,范围可预测,题目可预测,考点可预测,精准备考,高分必达。打破93.6%通过率奇迹。集训VIP报名咨询

执业VIP报名:







































北京治白癜风那间医院好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xg/82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