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技术能使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从75%下降到25%

据陈冬平介绍,要最大限度避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除了上述的护理手段外,还要求医生在放疗技术上的提高据了解,目前除了传统化疗,广州市内几家比较大型的肿瘤专科已经开展了一种放疗新技术——适形调强,通俗地说就是能根据肿瘤的形状进行放射治疗,减少对肿瘤附近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但遗憾的是,这种技术费用昂贵,是普通放疗的2~3倍,很多病人都接受不了”陈冬平说

据陈冬平介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指由放射性治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症性和溃疡性的反应,临床表现为黏膜干燥、口腔和喉部疼痛,口腔黏斑块样膜溃疡、单纯黏膜炎、假性融合黏膜炎或广泛糜烂等等这一系列的口腔反应在接受放射治疗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人中大约占了75%而放疗之所以会带来口腔如此严重的反应,主要是因为放射线导致病人口腔基底细胞受到了损害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按严重程度一共分四级i度反应一般在放疗第1~2周左右开始出现,口腔黏膜出现红斑,疼痛;第3~4周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黏膜炎ⅱ度,口腔黏膜出现红斑、溃疡,但能进食i~ⅱ度反应的病人大约占了化疗病人总数的95%~100%第5~7周时,大约有50%~60%的病人会出现ⅲ或ⅳ度反应ⅲ度的病人口腔黏膜出现溃疡,只能进食流质,而ⅳ度的病人则已不能进食

新技术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文/记者黎蘅通讯员梁玉莹、容毓

护理之道:

副作用小但费用昂贵

根据临床的观察,放疗前做过口腔处理的患者发生放射性蛀齿率和骨髓炎的比例明显低于未做过任何口腔处理者因此颌面部间隙,医生在放疗前都会向病人介绍洁齿的重要性,要求病人在放疗前必须拔除龋齿残根,尽可能戒烟,保持口腔和牙齿清洁,确保无口腔急性炎症,才可开始放疗

放疗后:

放疗前要把龋齿残根拔除

放疗期间:

尽管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会给患者带来无法言喻的痛苦,但却并非完全没有办法避免陈冬平指出,只要病人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在放疗前、中、后做足护理“功课”,就能将口腔黏膜的反应降到最低

逾七成放疗病人有口腔问题

现状:

放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例如鼻咽癌的常见手段然而,放射线在杀灭了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尤其是口腔黏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口干、肿胀、疼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多处口腔溃疡、出血、化脓……”广州医学颌面部间隙院附属肿瘤放疗科副主任陈冬平告诉记者,放疗所带来的口腔黏膜损伤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的人甚至得终止放疗,影响治疗的进程

放疗后口腔黏膜还在晚期反应中,患者出院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减少口腔疾患的基本条件和要求建议患者用餐后应该及时漱口或刷牙,有条件者每年洁齿1次,应避免进食刺激性和较硬的食物陈冬平特别强调,放疗后3年内应该尽量避免拔牙这是因为放疗会使口腔局部供血不良,贸然拔牙很可能会导致炎症,甚至引发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张口困难,增加颌骨放射性骨髓炎或骨坏死的机会“即使真的必须拔牙,拔牙前也必须告知牙科医生自己曾经接受过的放疗,拔牙前应该清洁口腔和牙齿,拔牙后应该常规使用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生素预防感染”

医学指导/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放疗科陈冬平副主任

要忌食辛辣、油炸食物;建议多进食富含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纤维食品另外,患者居住的地方要保持温、湿度适宜,病房拖地时消毒液浓度不宜过高,避免异味刺激如患者外出时应嘱其随身携带饮用水,经常润喉冬春季有严重口腔黏膜反应张口呼吸者,外出要戴口罩,并且最好在里面垫一块湿润的灭菌湿纱布

放疗中主要是预防和积极对症处理为主例如,建议患者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在保持口腔清洁的同时,采用漱口水、消炎的雾化吸入、含麻醉剂的漱口液、促进黏膜愈合的复合维生素或生物制剂,严重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陈冬平提醒,在进行雾化吸入时,患者要深吸慢呼,尽量使药液充分吸附在口口腔颌面部感染途径腔和咽喉的黏膜表面,增强口腔黏膜的抗病能力

放疗前:

放疗前要做好口腔护理(资料图片)

















































































白癜风又快又好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wh/13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