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高温 入伏以来高温天气持续,不少地方一天之中高温时长近10小时,十分闷热。那么在这样“超长待机”的高温天气里,如何正确的管理大棚?如何施用肥料呢?下面的提醒可能会帮到你。 夏季大棚管理高温、高湿是制约夏季蔬菜正常生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因素,容易导致蔬菜出现沤根、徒长等不良现象的同时,也为病虫害的侵染和发生创造了条件。同时,持续高温和高湿环境,也容易对秋茬栽培的蔬菜幼苗形成较大的威胁。因此,抓好夏季高温高湿下大棚的管理是一件不容小觑的工作。 高温条件下,不但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造成生长点萎焉、生长停滞等不正常的生长状态,而且容易影响幼苗的花芽分化,导致前期落花、落果和畸形果比例较高,使前期产量大大降低。 高湿条件下,蔬菜植株处于水分饱和的供应状态,容易出现徒长。另外,土壤中的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容易使根系处于缺氧状态,造成沤根,为土传性病害的侵染发生,导致出现“死棵”。 高温障碍多发,降温尤为关键降温遮光。根据不同作物和天气情况来调节适宜作物生长的棚室温度。利用遮阳网时,提前覆盖遮阳网,不要待温度升高再覆盖。番茄等喜温性作物晴天的白天从太阳出来至下午2时为23℃-30℃,下午2时至日落为26℃-23℃,夜间18℃-20℃;芹菜等叶类菜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2℃。阴天的白天温度应降低3℃-5℃。避免棚室温度过高或过低,尤其要保持10℃-13℃的昼夜温差。 空气湿度。对于同属于喜温的瓜果类蔬菜,对空气湿度要求也不同。辣椒喜湿润的生长环境,在晴天中午应在行间喷水或安装微喷喷雾来增加空气湿度;番茄、茄子喜干燥的生长环境,适宜湿度为45%-60%。通过通风排湿、减少浇水量等措施降低空气湿度,既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又能够防止病虫害流行。 补充水分。一方面是土壤补水,建议小水勤浇,可采用隔沟浇水,水量不易过大,3至5天/次,增加浇水次数,减少浇水量。另一方面是叶面补充水分,建议一次喷洒1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再喷一次,不要一次性补水太多,避免湿度过大,感染病害。 防治病害。做好黄瓜霜霉、茄子黄萎、番茄晚疫等病害和甘蓝夜蛾、棉铃虫、烟青虫、蚜虫等虫害防治工作。优先采用诱虫灯、防虫网和黄板来降低虫口密度,发生时选用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并严格遵守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采收的规定。可喷施提高植株抗逆性的叶面肥,如甲壳素类、海藻酸类等功能性产品。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蔬菜发生高温障碍后,易感染细菌性病害,建议喷施喹啉铜、噻唑锌等防治细菌性的药剂。 高湿易发病害,除湿不容忽视通风换气。实行间隙通风换气,每次通风时间30分钟到1小时,每次间隙2小时左右。同时控制灌水,可用地膜盖住水渠,减少暴露湿地,降低棚内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 中耕松土。大棚浇水后,要及时中耕垄沟和垄背,切断毛细管,阻止土壤下层水分向表层土中移动,降低棚内湿度。土壤稍见干后,应及时中耕松土,增强土壤通透性。叶面喷一次百菌清等广谱杀菌剂,防止一些病害的大面积发生。 人工除湿。如果棚内湿度过大,可在行间撒一些稻草、麦秸、草木灰或细干土,也可在棚内空闲处堆放生石灰等吸湿性材料达到吸湿的作用。 防治灰叶。病蔬菜大棚湿度大时,应该重视“灰叶病”,在作物实现结果前就应该及时的进行预防,地内及时清洁塑料薄膜,湿度不要过高,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烧毁或深埋。 高温高湿环境,蔬菜分类管理茄果类蔬菜 茄果类蔬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出现徒长和发生苗期病害(猝倒病、立枯病和茎基腐病)。管理过程中,要做到控温控水,注意上好遮阳网和防虫网。定植后,注意控制浇水量,浇水做到小水勤浇、见干见湿,防止湿度过大,感染苗期病害。在出现苗期病害后,可以用恶霉灵倍液灌根治疗。 瓜类蔬菜 瓜类蔬菜在这段时间的管理,主要是控制长势和提高产量。在管理过程中,注意控温控水,防止瓜类蔬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出现旺长和导致化瓜。在夜间,应加强夜温控制,加大通风量,加强养分的转化和运输。肥料施用时,注意偏施钾肥,提高产量。 叶菜类蔬菜 露天栽培的叶菜类蔬菜,要做到防雨和及时采收。在降雨集中期,注意排灌防涝,防止积水造成沤根。达到采收标准时,要及时采收,防止遇雨腐烂。 夏季如何正确施肥1肥料品种多施磷肥,磷肥一方面在较高温度下能够更有效地被利用,产生良好的肥效;另一方面,磷肥能够提高土壤中水分的利用率,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另外充足的磷,可以提高氮的利用率,起到以磷养氮的作用。减少氮肥的施用量,特别是易受热分解的碳氨等,因为受热易分解的碳氨和高浓度的氮肥易造成作物烧苗。 2肥料数量在高温干旱季节,在强光的照射下,裸露地面的温度可达50℃,蒸发强烈,地表水溶液的浓度急剧增高,这时如果施用和正常天气下同样多的肥料,作物产量不但不能保持或增产,而且很可能减产。例如,在降水适中时,玉米每亩施用12公斤纯氮,可能获得高产,若高温干旱时仍施同样多的肥料就面临减产的风险。有农户反映,去年高温干旱,白术施肥水平与前年相同,结果白术产量不增反减,没施肥料的反而比施肥的产量高。所以根据降水量调整施肥数量也很重要。3施肥时间早晨施肥,虽然人员操作感觉较为舒适,但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急剧升高,水分很快被蒸发,作物吸收时间短,肥料利用率低;中午施肥,由于温度高,不利于肥料的吸收和人员操作;傍晚施肥,既适宜人员操作,又能弥补作物吸收时间短的缺点(因为晚上是一个气温降低的过程,地表水蒸发减弱,水分保持时间长),是最佳的施肥时间。 关联阅读点击查看 ?夏季蔬菜育苗,这些问题我们最容易忽略! 信息整理自农业科技报、中央气象台、中国化肥网 ◆编辑:李博灿 ◆审核:陈蓓蓓 猜你喜欢技术 长江蔬菜种植宝典,干货满满! 行情 想查询蔬菜价格?点这里! 更多个性化服务,欢迎添加小蔬治疗白癜风那里最好骨肽注射液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