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瘀血阻滞 (一)症状 以口周丘疹为主.兼有黯斑。 (二)治法 (1)选穴 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内庭、支沟。 (2)定位 合谷: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问,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内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间缝纹端。 支沟: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3)刮拭顺序 先刮前臂曲池、支沟,手部合谷,再刮下肢内侧血海至三阴交,最后重刮足部内庭。 (4)刮拭方法 补泻兼施。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上肢外侧曲池穴至支沟穴和手部合谷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再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内庭穴,用刮板角部,30次,出痧为度。 刮痧养肝三步 通畅肝经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刮痧。经常用刮痧板刮拭两肋部,从期门、章门开始,经过腹部两侧,从腿部内侧一直刮到脚背太冲、行间、大敦止。这样一条经络刮下来,对于保持肝经的通畅,气血的正常循环非常有好处。 治肝三步曲--三步解决中医肝系病症的方案 三步曲主要取后背的背俞穴和胸腹部的募穴以及肘、膝以下的本经穴(五俞穴为主)相配合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背俞穴是五脏六腑在背部的"窗口",五脏六腑的气都汇集在此。 而募穴则是脏腑之气汇集在胸腹部的腧穴;本经穴(五俞穴为主)则是采用远端取穴的原则,取每条经络肘、膝以下的穴位。三者互相配合,综合治疗各个脏腑出现的问题。 所以,治疗肝系病症用刮痧、拔罐的方法在三个部位施术就可以了。当然,这里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因为肝与胆相表里,所以中医在治肝的问题时,常常肝胆同治。 第一步:背俞穴。 肝脏之气汇集在背部的腧穴是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分)。因为是刮痧,所以只要找到大概的位置,手掌心紧贴刮痧板,和背部皮肤呈45~90度,从上至下用合适的力度进行刮拭就可以了。 第二步:腹募穴。 以期门穴为中心在两肋部进行刮痧、拔罐(留罐)。期门穴是肝之募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同时,用中医三焦定位的方法,肝胆居两肋部,在这里刮拭,可以更好地疏通肝胆。在胸腹部进行刮痧时,要从中心往两侧刮拭,也就是一种横向刮拭法。 第三步:下肢穴。 重点刮拭太冲穴和行间穴。太冲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引气血下行,防治肝阳上亢的重要穴位,在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行间穴是肝经的荥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荥穴是火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这两个穴结合起来对于肝气郁结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一般来说,肝的问题,用以上三步即可解决。如果叠加有其他症状比较突出的,就可以在以上三步外加一个或几个穴位(部位),以增加效果。 刮痧治感冒 感冒,头痛、发热畏风、四肢乏力、身体困重酸麻,刮痧是治疗此病最好的办法。 1.头部按摩:点按抓捏印堂,抓眉弓,上推前额,分推前额,揉按太阳,十指梳头皮,揉按医风,拿桥弓,拉耳垂。 2.刮痧:在刮痧部位涂上刮痧油,先刮拭风府到大椎,接着刮拭风池到肩井,接下来刮拭双侧太阳经(胸椎两旁),督脉(轻手法),然后在胸背部位两边顺肋骨方向各刮2~4道到腋后线。 3.腰椎两边用刮痧板钝边刮拭(不起痧)。 4.抓筋:先在腋前抓拿胸大肌1~2下,接着用拇指按压住腋下神经处往前拨动1~3次,拨尺神经1~3次,按摩手臂,按压合谷。双侧同法。 5.有恶心呕吐者刮拭膻中穴。 刮拭结束后,让病人饮热开水一大杯(~ml)。 自己配制刮痧油(酊): 生姜葱白丹皮30薄荷30红花15连翘30薄荷脑3冰片%酒精毫升,甘油毫升。将葱姜切碎,另4味打成粗粉,浸泡于95%酒精中7天,过滤后加入薄荷脑冰片,再加入甘油,摇匀即可,用小瓶分装使用。 -END- {五味古法中医} 民间中医网 华夏中医网 原始点论坛 中华传统文化论坛 (撰稿支持) 上古传承经典中医 已入驻腾讯新闻、凤凰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网易新闻、新浪悦读、ZAKER、鲜果阅读等客户端 原始点公益联盟成员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白癜风能治好了吗复方斑蝥胶囊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