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域广阔,各地的山脉有着不同的特色,有的雄伟,有的险峻,有的秀美,走进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不仅可以让我们心旷神怡,更能成为我们拍摄的大好题材。世界各地也有很多名山大川,山景摄影是风光摄影的主要内容之一。拍摄山景,通常要在环境复杂的户外进行,为此准备器材时,要考虑实用性。首先是对镜头的选择,为满足拍摄需要,可以选择一支广角镜头和一支长焦镜头。对于同一座山,也可以使用不同镜头进行表现,比如,既可以使用广角镜头,突显高山的巍峨雄伟;也可以使用长焦镜头,对其山峰局部进行特写描绘。再准备一个轻便的三脚架、方便携带的摄影包、备用电池。

拍摄山景的最佳光线

拍山景的最佳光线有两种,分别是早晨日出之时和傍晚夕阳西下之际。早晨和黄昏山景拍摄时,太阳光线角度低,天地之间显现一片暖色调,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气氛,是拍摄的大好时机,朝霞和晚霞的瑰丽色彩赋予了山景一种雄浑壮丽的美。好的山景画面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得到的,很多时候需要“天时、地利”的支持。早晨黄昏时刻以天空的霞光为背景,由于此时光线能对山体有很强的烘托作用,因而此时拍摄的山景也会更具感染力。

《雁荡山早霞》门长发拍摄

前侧光带来明暗反差

前侧光,也称斜射光,光线投射的方向与景物、照相机成45°左右的水平角度。利用前侧光拍摄山景,被照亮的部分,会有明显的投影落到斜侧面,所以会有明显的明暗差别,这样可较好地表现景物的质感。同时,前侧光产生的光影也会使景物具有丰富的影调,突出深度,产生立体感,尤其能将表面结构的质地和形态精细地显示出来。

《武夷山九曲溪》门长发拍摄

利用局部光拍山体特写

局部光也称为区域光,是指阳光透过天空的云层和浓雾的间隙,或者透过建筑物、植物及其他景物投射到地面、水面上的区域性光线。局部光能够增加图片反差,让主体处于明亮区域,可以使不重要的杂乱区域被弱光或黑暗淹没,表现的主体很容易从环境和背景中显露出来,所以在山景的拍摄中会经常使用到局部光。首先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确定被摄主体,等待局部光移动到被摄主体的最佳位置。拍摄局部山景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画面的亮暗比例,当然,亮暗比例的控制既取决于自然的天气环境,又取决于拍摄者对曝光的控制。

《骆驼峰》门长发拍摄

选择拍摄位置

要表现好山峰,选择拍摄位置很重要。在山脚下拍摄山峰即由山脚向上拍摄,山总是显得不甚高大,因为仰起相机拍摄,往往使高山变得矮小,而且显得往后倾倒。一般来说,拍摄点宜选择高一点,并且以站在此山拍那山为好。因为若在山谷底下或在山腰中拍山峰,山顶往往会看不见;而如果登上邻近山的`一个高坡拍摄,则可看到整座山雄伟的气势。一般来说,当光线照亮拍摄者想要表达的主体时,便是拍摄的最佳时间了。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多以点测光或局部测光模式来测光,这样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好画面的影调。

《延寿银山》门长发拍摄

注意画面构图

由于相机与拍摄对象之间距离不同,或者在同一距离上使用的镜头焦距不同而使画面呈现不同景物范围,称为景别。通常所说的远景、近景、全景和特写就是景别的几个种类。在画面构图上要注意处理好前景、中景和远景,并运用光线,勾画出峰峦的轮廓,弯曲起伏的线条,表现出丰富的层次。较大的景深可表现被摄体的每一处细节,使画面上的所有内容保持清晰的效果,在拍摄群山时使用较多,因为这样拍摄可以将群山的空间感和纵深感表现出来。为了加强山峰的醒目感,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前景的办法,可以选择有特点的山石树木为画面前景,最好选择与远景有关联的,这样能起到相互呼应的效果,完成构图后进行拍摄。注意天空的留取,假若天空是阴天或灰白一片,取景时应尽可能多拍进山岳,使山岳占去画面的大部分,以避免画面的天空部分出现大块的灰白。如果天空的云彩异常美丽则可多拍进些天空,使山岳置于画面的下方。

《银山塔林》门长发拍摄

作者/门长发

校对/殷越

美编/李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jg/149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