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水肿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皮下组织水肿系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水肿患者由于皮下组织体液积聚、皮肤肿胀、血管位置较深、从皮肤表面不易触及、静脉穿刺困难.而大部分患者需要静脉用药;所以提高水肿患者的穿刺率,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

作者:青草香

穿刺前准备

1、评估水肿程度

轻度:仅见于眼睑、踝部及胫前皮下组织,指压后轻度凹陷,平复较快,体重增加约5%。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可见水肿,指压后明显凹陷,且平复慢,体重增加10%以上。

重度:全身组织明显水肿,低位皮肤肿胀发亮,甚至有液体渗出,可有胸水、腹水、浆膜腔腔积液。

2、选择穿刺血管和部位

熟悉四肢浅静脉及血管的走向,手背静脉网是成人实施静脉输液时的首选部位。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可以用来采血标本、静脉推注药液或作为经外周中心静脉插管(PICC)的穿刺点。下肢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也是常用部位,但不作为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按照静脉穿刺要求,输液部位应从远心端静脉开始,逐渐向近心端使用,减少血管破坏,利于长期输液。手指、指尖、掌侧腕关节处及腕关节以上2~6cm处等疼痛较敏感的部位应少用、慎用,以免因为疼痛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及恐惧感而影响治疗。

3、穿刺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水肿严重者,皮肤表面因有液体渗出而,消毒前应先擦干皮肤,以免影响消毒效果和胶布粘贴。消毒时最好用75%的酒精消毒,因为安尔碘带颜色影响血管清晰度。

穿刺方法

1、忌用止血带,因为系止血带容易造成局部皮肤破损,易感染,并导致肢体更显得肿胀,影响穿刺。

2、按压选择好穿刺部位血管周围的水肿10秒,水肿严重者时间可稍长,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与肥胖不同,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时,有明显的凹陷),此时立即消毒,以进针角度20~30度快速穿刺(防止因凹陷变平导致穿刺失败),因水肿病人的血管暴露后易消失且胀性大,血管比较深,所以进针角度要大些。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并交代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3、因水肿病人输液外渗时表现不明显,所以在输液过程中要经常巡视、查看输液有无回血,询问病人的感受,以确保输液畅通无外渗。

4、留置针避免长期留置。水肿重者,留置最多五天,拔针时加长按压时间,减少静脉炎症及血管的破损。

小结:

水肿患者往往病情严重,情况危急,收治患者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争取抢救时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穿刺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有沉着、冷静,耐心地寻找血管,做到忙而不乱、镇静操作、掌握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

本文系天使驿站网友投稿,致谢作者!转载请标明出处!

投稿邮箱:tsyz

.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hl/96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