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A组30例,为医用臭氧注射治疗组,B组30例,为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臭氧治疗组,采用VAS评分、JOA评分及Williams疗效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及1年的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前后VSA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3、6个月,1年VSA评分、JO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0%,A组治疗后优良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医用臭氧注射。 无创治疗、经皮微创治疗、内镜治疗和开放性手术治疗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种方法。传统开放性颈椎间盘切除术,伴有或没有骨融合,被认为是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标准治疗,但其有创伤较大,脊柱稳定性被破坏,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等缺点。不同方式的经皮微创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都有其局限性,而联合两种不同类型的经皮微创治疗是否可以形成优势互补,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次研究旨在比较医用臭氧疗法与低温等离子fii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I.1一般资料 本院年1月~年2月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病例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5~70岁,平均(47.8±11.9)岁;其中单侧上肢有症状的50例,双侧上肢有症状的30例,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布:有4例,C4,5有20例,C5,6有30例,C6,7有26例。在试验开始前,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备案,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固定I名医生技照随机分组原则,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治疗)和B组(意大利欧恩兰医用臭氧注射),确保患者与研究者不清楚分组情况,将分组情况记录后封存。治疗之前由进行分组的医生告知手术医生所行治疗方案。 1.1.2病例纳入标准(I)经体格检查有明显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改变一致,均经过至少3个月非介入及非手术治疗;(2)有CT、MRI检查证实患者为包容性颈椎间盘突出。 病例排除标准:(1)有局部感染,脊柱肿瘤,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严重运动缺陷,括约肌功能障碍者;(2)在影像学上椎间盘高度低于正常值的50%,有椎间盘脱出及钙化,侧隐窝或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椎间隙因严重退变引起骨性狭窄;(3)脊髓无严重受压;(4)既往行开放性椎间盘切除术;(5)内科疾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达标。 1.2方法 1.2.1手术器械与设备C型臂X线透视机、美国ArthroCare脊柱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美国Arthro-Carc有限公司),Pcrc-DC颈椎等离子刀头(美国Ar-ArthroCare脊柱等离子体手术系统(美国Arthro-Carc有限公司),Pcrc-DC颈椎等离子刀头(美国Ar-throCam有限公司),意大利欧恩兰医用臭氧治疗仪,脊柱穿刺针,脊柱介入手术床。 1.2.2手术方法B组,患者取仰卧位,为了容易进入颈椎间盘,颈后垫外科专用圆枕使颈轻度后伸。术区常规消毒铺巾,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病变间隙,测量病变间盘角度和终板角度,用手术标记笔标记穿刺点,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选用气管旁入路,19G*10cm引导针(美国ArthroCare有限公司)于胸锁乳突肌前缘在食指和中指分离下于动脉鞘与内脏鞘间隙进入,按照C臂透视测量的角度逐层进入,于椎间盘中后1/3处进入椎间盘,抽出导针的针芯,插入Perc-DC颈椎等离子刀头(美国ArthroCare有限公司),Perc-DC颈椎等离子刀头与美国Arthm-Care脊柱等离子体手术系统连接,先调节到2档,电凝约2S测试患者上肢没有运动与感觉异常,缓慢移动并°旋转气化刀,调至2或3档进行热凝约20?60s,之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气化刀轻微后退,调至3或4档进行热凝,如果在消融过程中,患者感觉不正常的疼痛,或上肢运动与感觉出现异常,需马上停止操作,针尖稍微退出重新检测电凝对神经的刺激。消融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需根据突出间盘的大小和质地来调整。等离子刀髓核成形术结束后,取出刀头,沿套管针于每个椎间盘内缓慢注入3~5ml浓度为70ug/ml医用臭氧,根据气体的分布和阻力进行操作,治疗完毕后拔出针,加压保护。A组,相同手术医生只行经皮臭氧治疗。 椎间盘突出注射臭氧前后对比如下: 1.2.3术后处理术后,患者仰卧位绝对卧床休息了4h。6h后,进行系统性神经系统检查,以确保没有异常。术后第2d佩戴颈托活动,颈托固定约2周。注射甘露醇、地塞米松3d以减轻术后创伤反应。 1.2.4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结果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颈椎JOA评分。并按照贾皿31%疗效标准,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与活动;良: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能胜任原工作;中:个别症状消失,影响工作和生活;差:症状和体征较术前无改善或加重。 1.2.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术后未出现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门诊复查时,医生不清楚患者分组情况。A组有4例(10%),B组有2例(5%)因术后6个月时复发接受开放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均按要求分别于术后I周,术后I、3、6个月及I年随访。两组术后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〇.05)。B组在术后3、6个月及1年时VAS评分较A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〇?05)。两组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评分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术后3、6个月及1年时JOA评分较A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术后1年Williams疗效评价进行优良率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意大利欧恩兰医用臭氧注射和低温等离子消融都是微创治疗,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作用机制不同,前者主要是利用化学作用,后者是物理作用,对椎间盘机械作用,复习国内外文献还未有对此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过系统性评价和Mela分析。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臭氧治疗是采用相同的穿刺点和穿刺途径,组织创伤小,不会破坏脊柱的稳定性,臭氧可以利用等离子刀在髓核内形成的通道进行充分弥散,扩大了低温消融的作用范围,还能进一步氧化清除残余的髓核和炎性介质。理论上说联合应用可能有叠加效应,从而增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与单独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满意的结果。随访3、6个月及1年时,联合治疗与单独臭氧注射治疗组比较VAS评分和K)A评分,结果显示有显著差异,说明联合治疗与单独臭氧注射治疗对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而且从Williams疗效标准评定结果可以看到,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臭氧组获得的结果更好。两组都存在复发的病例,有6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选择了开放手术治疗。在患者的复发率比较上,臭氧注射治疗组为10%,联合治疗组为5%,联合治疗组复发率较臭氧注射治疗组复发率低。查阅国外文献,只有几个低温等离子刀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国内文献相同研究较少,都是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而且随访时间较短,均是在6个月以内。本研究的不足是样本量不足,没有设置对照组,且随访时间不够长。 研究中未发生如局部血肿,椎间隙感染,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因为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有消毒和杀菌的作用,可以抑制等离子刀头对椎间盘作用后组织损伤的炎症反应,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扩张,导致炎症消散,加之微创创伤较小,故本研究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随访结果并未发现有椎间隙感染者。国内韦传军等报道,认为在应用欧恩兰医用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没有必要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但是Gazzeri等报道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了臭氧治疗后发生急性败血症。Wu等报道I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臭氧注射后发生化脓性椎间感染。报道中分析原因可能是器械消毒不合格或臭氧气体的污染。感染并不是这类治疗的特异性并发症,是穿刺术后的一般风险。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明确对于臭氧治疗后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复查时,有部分患者复查了MRI,发现临床症状并不完全和MRI的改变相一致NmTli等报道:在MRI上突出椎间盘的回缩和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关联,但是Bonakli等报道临床症状的改善不总是伴随MRI上突出椎间盘的回缩,甚至在_些病例中J到突出椎间盘的回缩,可能是由于很微小的回缩都能使神经根的压缩降到临界点一下,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如果所有患者术后都能复查MRI,研究可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联合医用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 臭氧治疗仪、臭氧大自血血袋销售及大自血疗法培训 网址:白殿疯症状初期图片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