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颌面部界限与分区一)界限 上界:额部发际线 下界:舌骨 左右界:颞骨乳突连线 口腔颌面部界限与分区 二)分区上、中、下三部分区法 器官功能分区法 13个解剖区 上、中、下三部分区法 器官功能分区法 三)美人标准(三庭五眼)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对人的面部美特别重视,三庭五眼是古代画家根据成年人的面部五官位置和比例归纳出来的一种人物面部的普遍规律,它阐明人体面部正面观的纵向和横向的比例关系,因此,三庭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准绳。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 三庭指将人面部正面横向分为三个等分,即从发际至眉间点为一庭、眉间点至鼻下点为二庭、鼻下点至颏下点为三庭。 五眼是指将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五等分,以一个眼长为一个单位,即两眼之间距离为一个眼的距离,从外眼角垂线至耳轮垂线之间为一个眼的距离,整个面部正面纵向分为五个眼距离。 四)口腔颌面解剖特点功能部位多(畸形与功能障碍) 位置表浅(早发现) 血运丰富(抗感染,易出血) 皮肤易于伸展(成型手术,邻位皮瓣) 有较多潜在间隙 特殊组织——牙齿 二、骨骼一)颌面部骨骼颌面部相关的骨骼(共18块): 脑颅骨:额骨、颞骨、蝶骨。 面颅骨:共14块 成对(6对):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腭骨、下鼻甲。 不成对:下颌骨、犁骨。 颈部骨:舌骨。 1、上颌骨(maxilla) 位置及特点:位于面中部,解剖形态极不规则。 结构:一体(上颌窦)(四面),四突。 一体(窦):中心部分为上颌骨体,其中空部分为上颌窦,呈锥形。 四面:前外侧面(脸面):眶下孔后面(颞下面):上颌结节上面(眶面);内侧面(鼻面) 四突: 额突 颧突 牙槽突 腭突:切牙孔、腭大孔 上颌骨结构特点 上颌骨体内腔宽大 近邻腔、窝、裂隙较多。 与邻骨连接复杂。 支柱与支架 A、尖牙支柱 B、颧突支柱 C、翼突支柱 上颌骨与咀嚼功能关系密切。 上颌骨骨质疏松,附着肌束(表情肌)薄弱。 2、下颌骨(mandible) 是颌面骨中唯一可以活动且最坚实的骨骼,分下颌体和下颌支 结构 下颌体:内面、外面、牙槽突、下缘 下颌支:内面(下颌孔)、外面、喙突、髁突 下颌角: 薄弱部位 颏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血供和神经支配下牙槽动脉、下颌神经 三、肌肉一)面颈部肌肉 l表情肌 l咀嚼肌群 l舌部肌群 l咽腭肌 l颈部肌群 1、表情肌主要表情肌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上唇方肌与下唇方肌 笑肌 额肌 颊肌 l起止点:骨壁与筋膜;皮肤 l功能:表情(喜怒哀乐) l分类:环状排列;放射状排列 l神经支配:面神经 l特点:浅、薄、短、小、围绕面部孔裂 2、咀嚼肌群升颌(闭口)肌群: l咬肌、颞肌、翼内肌 降颌(开口)肌群: l二腹肌、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 翼外肌:牵引下颌骨前伸和侧方运动 咀嚼肌运动主要有三叉神经下颌神经的前股纤维支配 四、血管一)动脉 颌面部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 颈外动脉自下向上分出以下分支: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平舌骨大角水平 颌外动脉(面动脉)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 颌内动脉 颞浅动脉颧弓根部上方 二)静脉 分类 静脉网 l面前静脉 l面后静脉 深静脉网 l翼静脉丛(翼丛) 特点:静脉瓣较少或无瓣膜(危险三角) 五、淋巴组织与涎腺1、淋巴组织 临床意义 口腔颌面颈部的淋巴组织(淋巴结和淋巴管)十分丰富;共同组成此部的防御系统。正常情况下,淋巴结的硬度与软组织相似,不易触及。感染状态下淋巴结会肿大和疼痛;肿瘤侵及淋巴结呈现无痛增大。 2、涎腺 分类 根据分泌功能:浆液腺,粘液腺,混合腺 根据体积:大涎腺,小涎腺 小涎腺:分布于粘膜下层,主要为粘液腺 大涎腺: 腮腺:浆液腺,体积最大 颌下腺:以浆液为主的混合腺,分泌最多 舌下腺:以粘液为主的混合腺 六、神经一)面神经 l第七对脑神经 l口腔颌面部主要的运动神经 l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 l经茎乳孔出颅 l分支(见下页) l功能:支配表情肌;舌前2/3味觉;涎腺分泌 颞支 面神经各支损伤后的表现颞支:不能抬眉且额纹消失 颧支:眼睑不能闭合 颊支:鼻唇沟变浅,不能鼓颊 下颌缘支:口角歪斜,流涎 颈支:颈部皮纹消失 二)三叉神经 l第五对脑神经(最大) l感觉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 l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l功能:司口腔颌面部感觉,麻醉 三)上颌神经 自圆孔出颅 翼腭窝 眶下裂 眶下沟 眶下管 眶下孔 出眶下孔后称眶下神经 四)下颌神经 自卵圆孔出颅 含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神经纤维 来源:齿道 赞赏 长按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