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后间隙扩大 类型 影像表现 小结 正常变异(图GI39-1)直肠后间隙扩大,为直肠、骶骨及骶骨前软组织异常表现。 超过1/3的患者出现正常的直肠后间隙“扩大”(1.5cm)。多为体型巨大或肥胖者。 炎性肠病(图GI39-2) 直肠受累(溃疡、狭窄)。 溃疡性肠炎最常见。其他包括克罗恩病及不常见的结核、阿米巴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放疗或缺血性病变。憩室炎形成的直肠后脓肿、阑尾穿孔、恶性穿孔或囊肿感染少见。 良性直肠后肿瘤 直肠后壁光滑的外压迹。直肠黏膜完整。 最常见原因为囊肿增大(尤其是皮样囊肿)。少见原因包括脂肪瘤及血管内皮瘤病。 原发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图GI39-3) 直肠不规则狭窄。黏膜皱襞破坏及搁架征形成(甚至伴有远处转移)。 几乎所有原发性肿瘤均为腺癌(少见的像淋巴瘤、肉瘤及泄殖腔癌)。转移性病变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子宫癌及卵巢癌的转移。鉴别由放疗还是肿瘤复发引起的直肠后间隙扩大比较困难。 神经源性肿瘤 直肠前移,无肠壁浸润。 脊索瘤常引起直肠扩张及破坏(50%可出现无定形钙化)。起源于骶孔的神经纤维瘤可导致骶孔扩大及破坏 骶骨肿瘤 累及骶骨的各种异常表现。 原发性和继发性恶性病变可引起骶骨骨质破坏;骶前脊膜膨出伴骶骨变异;伴钙化的骶尾部畸胎瘤。 盆腔脂肪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直肠狭窄并伴直肠后间隙透亮度增加。 盆腔内大量脂肪积聚。 骶骨陈旧性骨折 陈旧性骨折表现。 骶前软组织内出血引起直肠后间隙的扩大。 深部囊性结肠炎 直肠多发腔内充盈缺损。 充盈缺损代表结肠黏液腺的囊性扩张。 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图GI39-4) 直肠和乙状结肠缩短。 手术创伤改变了盆腔内解剖结构。 编辑:影像三人行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图GI39-1正常变异 图示直肠后间隙超过2cm,患者无临床病史,直肠指检及直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图GI39-2性病淋巴肉芽肿 图示特征性直肠狭窄,但边缘光滑,伴直肠后间隙扩大。 图GI39-3淋巴瘤 图示直肠后间隙明显扩大伴较长节段的直肠和乙状结肠狭窄。 图GI39-4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 图示手术创伤改变盆腔内解剖结构引起直肠后间隙增宽。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影像三人行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hl/59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