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肤黄眼黄伴腹胀及下肢水肿,无畏寒发热,无腹痛腹泻,无呕血黑便,无皮肤瘙痒,无消瘦,医院就诊,查“腹腔增强CT:1.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食道下段-胃底静脉及脾静脉曲张),脾大;2.左肾受压、旋转不良;胰腺肿胀伴周围渗出;3.系膜根部血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并散在小淋巴结显示。

相关检查

:白细胞4.11*10^/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6*10^/L;

:白蛋白23.8g/L,丙氨酸氨基转氨酶53U/L,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45U/L,总胆红素.6umol/L,直接胆红素43.9umol/L;

:凝血酶原百分活动度30.6%,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99;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4.7*10^3IU/mL

:肝实质弥漫性病变,胆囊壁继发性改变,门静脉栓子形成,门静脉增宽,脾大,脾静脉增宽”

诊断“肝衰竭、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脾亢”,予护肝、退黄、利尿、输血浆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后患者规律服用“替诺福韦片1#qd”抗病毒治疗。

然而4天前患者于着凉后出现腹泻,约3次/天,为黄色稀便,伴下肢水肿及肤黄眼黄,伴发热,最高体温38℃,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无皮肤瘙痒,自服“诺氟沙星”后症状稍好转,患者遂至我院就诊,门诊以"[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衰竭]"收入院。

前降钙素PCT:23.84ng/ml↑;全血细菌真菌培养:肺炎克雷伯菌(阳性)

前降钙素PCT是感染性敏感指标,PCT升高提示有全身感染性疾病;随后我院微生物室培养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建议联合用药后,病人情况逐渐好转,两天后前降钙素PCT下降至:12.05ng/ml,病人情况进一步好转。

(病人乙肝大三阳,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期,导致肝功能受损)

(微生物室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怀疑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

拉丝实验

拉丝实验:粘液丝长度=5mm,结合临床特征发生

侵袭性感染,确定为高毒力菌株

(联合药敏试验结果)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杆菌(HVKP):生物学特征及临床致病能力与普通肺炎克雷伯菌存在差异,常引起肝脓肿、脑膜炎、眼内炎等侵袭性感染疾病;HVKP毒力的增强主要与荚膜多糖、铁摄取系统及重要的毒力基因有关。

肺炎克雷伯菌至少有78个荚膜血清型,其中K1、K2型被认为是毒力最强的荚膜血清型;基本上全敏感多,耐药少,而全敏感的毒力比耐药的毒力强(推测肺炎克雷伯在耐药的同时,丢失了毒力基因或者毒力基因存在的质粒较大,同时获得耐药基因就较困难,两者无法兼容),因此全敏感的肺克毒力较强,临床诊疗和用药方面需注意,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hl/132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