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到底是什么?您对肺康复的误解有多深?预防-治疗-康复,缺一不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肺康复方案势在必行。肺康复是一门综合学科,由于在我国肺康复发展历史不算太长,人们对于肺康复的认识相对于局限,对于肺康复的意义、治疗对象和康复技术都有一定的误解,今天带您一起去认识一下肺康复吧。 1、呼吸疾病,被忽视的“沉默的杀手” 一提到慢病,人们首先会想到高血压、糖尿病,甚至肿瘤,而作为与前三者并列为四大慢病的呼吸系统疾病,却长期受重视不足。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得出的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为1亿,20岁以上哮喘患者人数约万,而此前医学界对这个数字的普遍估算为万。在国家有些统计数据中,呼吸系统疾病被严重“肢解”,是慢阻肺、哮喘等的流行状况和疾病负担长期被低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王辰院士表示,按照目前的统计口径,在进行相关疾病数据统计时,肺心病被归入了心脑血管疾病、肺癌被归入了恶性肿瘤、肺结核被归入了感染性疾病、尘肺被归入了职业病,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各界造成了呼吸疾病“表现温和”的错觉,掩盖了呼吸疾病严重的发病形势。有研究表示,国外经过肺康复的COPD患者,住院次数减少40%以上,平均每位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减少60%,存活时间平均延长3年以上,运动和劳动能力提高70%以上,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降低50%,认知功能和自我的效能感提高80%。 2.肺康复只用于肺部疾病患者吗? 肺康复的英文是:Pulmonaryrehabilitation(PR),是对有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的多学科综合干预措施。肺康复的对象领域越来越广,不仅仅局限于肺部疾病患者。主要包括以下: (1)阻塞性疾病:COPD(包括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顽固性哮喘、细支气管炎囊性纤维化、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2)限制性疾病有:间质性疾病:肺间质纤维化、职业性或环境性肺部疾病、结节病;胸廓疾病有:脊柱后侧凸、强制性脊柱炎。 (3)神经肌肉疾病:帕金森病、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膈肌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结核后综合征。 (4)其他:肺癌、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胸、腹部手术前后、肺移植前后、肺减容术前后、呼吸机依赖、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肥胖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 3.开展肺康复需要哪些人员? 心肺康复治疗是以呼吸和心血管医生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治疗模式,强调整体和全程治疗理念,涵括预防和治疗两个医学目的,心肺康复人员的构成包括有: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心理医师等。 在这次新冠肺炎这场艰难“战役”,大量呼吸治疗师,深入一线参与到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和康复治疗中,日夜奋战地给患者特别是危重、重症患者提供康复照护,成为患者生命的守护者之一。而就在前几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呼吸治疗师等16个新职业,这是自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第二批新职业。 4.肺康复治疗就是胸部物理治疗吗? 传统的认识肺康复就是腹式呼吸训练、肺扩张训练、咳嗽、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膈肌电刺激、自然引流、振动排痰训练。其实,肺康复手段是综合性的,并非一种训练方式也非某一两个技术手段。 年,欧洲呼吸学会ERS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发布了正式声明,更新了呼吸(肺)康复的定义:肺康复是一套全面的多学科干预措施,基于详细的患者评估和个性化治疗包括但不仅限于运动、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除了胸部物理治疗外,运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基础,肺康复方案中最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就是运动疗法,力量训练、柔韧性和拉伸训练、耐力训练、平衡训练。此外,还有氧气治疗、作业治疗、中医传统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支持等。 5.肺康复综合评估包括哪些? (1)肺部功能评估:肺功能检查包括肺容积、肺通气、弥散功能测定、气道激发试验、气道舒张试验,重症患者肺功能结果需结合临床评估。 (2)呼吸肌评估:呼吸肌肌力、耐力、疲劳程度评估、膈肌肌电图等。 (3)呼吸困难评估:劳力性呼吸困难程度、日常生活总体呼吸困难等。 (4)运动功能评估:心肺耐力评估、肌力评估、柔性性评估、活动度评估、平衡功能评定。 (5)心理状态及睡眠评估: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等。此外还有吞咽障碍评估、营养评估等。 6.肺部感染炎症物理因子治疗有哪些? 针对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非典肺炎,物理因子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无创、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对解决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具有一定意义。超短波、短波、微波等高频电疗消除肺部炎症显著,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和多核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补体凝集素和调理素等,抑制细菌生长。 年“非典”这种凶险的肺部炎症,在药物治疗同时辅以物理治疗,能够加快治愈过程促进患者康复。新冠肺炎期间,医院在使用极超短波加速病灶吸收,缩短病程。红外线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有利于炎症的修复。艾灸,散寒除湿、改善肺部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消散。 7.呼吸训练有哪些?何为呼吸肌? 呼吸方式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慢性肺部疾病、肌无力和术后疼痛患者增加呼吸肌力、减少呼吸做功、改善咳嗽的有效性、预防肺不张的发生和改善通气功能。常用的呼吸方式训练有腹式呼吸训练和肺扩张训练。气道廓清技术已被证明能增加痰液清除量,提高运动耐量,减少肺功能下降。气道廓清技术的方法包括咳嗽、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然引流、叩击、振动排痰、体位引流等,每种技术的作用原理和适应证各不相同,但都能帮助清洁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 下面我们共同了解何为呼吸机?及常用肺康复治疗技术: 呼吸肌就是指与呼吸运动有关的肌肉,分为吸气肌和呼气肌。主要参与吸气的肌肉是膈肌、肋间内肌、斜角肌、外上侧肋间外肌和肋提肌,随着通气需求的增加,双侧胸锁乳突肌也会活跃起来,并且活动水平会迅速升高。 主要参与呼气的肌肉是腹肌、肋间内肌、胸横肌和肋下肌,随着通气量需求的增加,背阔肌、下后锯肌、腰方肌和髂腰肌也会参与进来。 呼吸肌活动是呼吸运动的原动力,对于正常人来说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呼吸肌的工作昼夜进行,是人体最繁忙的肌肉,其中尤以膈肌最为重要,它的作用占全部吸气肌的60%-80%。 膈肌膈肌是与身体最下端内侧相连的一块薄薄的肌肉,用于分隔胸腔和腹腔。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变平,让胸腔保持真空状态,使肺部充气膨胀。呼气时膈肌放松。 肋间肌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分为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在吸气时内收升提肋骨,呼气时与肋间内肌一同降低肋骨。 斜角肌斜角肌可以在吸气的过程中防止膈活塞运动产生向下的吸力,是一块重要的辅助呼吸肌,并且随着呼吸力度的加大,斜角肌活动会越来越剧烈。 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颈部浅层一块强有力的肌肉,两侧肌肉对称呈“V”型。双侧收缩提起肋骨,辅助吸气。有观点认为胸锁乳突肌似乎是最重要的呼吸辅助肌。 腹肌腹直肌、腹横肌和腹斜肌形成腹壁肌肉,这些肌肉通过压迫腹腔来辅助呼吸。 一、肺功能低下的表现 1、呼吸短促 2、呼吸快浅 3、说话不够气 4、运动易出现疲劳 5、咳痰不够力 二、如何判断肺功能低下 肺功能减退分级: 0级:日常生活能力和正常人一样。 1级:一般劳动较正常人容易出现气促。 2级:登楼、上坡时出现气促。 3级:慢走米以内即感气促。 4级:讲话、穿衣等轻微动作便感到气短。 5级:安静时就有气短,不能平卧。 测试: 1、简单测试:发“啊”音时间长短 深吸气,闭气长短 2、专业的肺功能检查及治疗设备 三、肺功能低下的后果 肺功能低下造成的缺氧,易诱发多种慢性疾病: 1、对心血管的影响"易加重高血压、诱发心肌梗死、脑血栓等一系列疾病; 2、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缺氧会直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甚至损伤脑组织; 3.对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使整个组织细胞能量代谢出现障碍,免疫力下降,出现细胞变性。出现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慢性病。 四、治疗原则 肺康复治疗应以患者肺功能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性治疗。 五、常用肺康复治疗技术 主要包括胸廓松动技术、呼吸训练、有效咳嗽与手法叩击排痰。下面来进行逐一介绍: NO.1胸廓松动技术 1、一侧的胸腔松动术 患者坐位,朝紧绷侧侧屈并呼气。将握拳的手推紧绷侧胸壁。接着胸腔紧绷侧的上肢上举过肩,并朝另一侧弯曲同时吸气,使紧绷侧组织做额外的牵张。 3次~5次,休息片刻再训练,一日多次被动松动,由治疗师辅助推紧绷侧胸壁和上肢上举过肩及侧屈。 2、上胸部松动及胸肌牵张 患者坐位,两手在头后方交叉握。 深吸气时挺胸,做手臂水平外展的动作; 呼气时将手、肘并拢,低头缩胸,身体向前弯。 3、上胸部及肩关节松动 患者坐于椅上或站立位,吸气时上肢伸直,两臂上举,掌心朝前举高过头;呼气时弯腰屈髋同时两手下伸触地,或尽量下伸。重复5次~10次,一日多次。 NO.2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训练: 患者坐位,双手置于上腹部。让患者用鼻缓慢地深吸气,腹部缓缓隆起,肩部及胸廓保持平静。用口呼气,将空气缓慢的排出体外。重复3-4次,一天多次。反复练习可增加隔肌活动。 2、局部呼吸训练 患者坐位或屈膝仰卧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下肋骨侧方。让患者呼气,同时可感到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让患者呼气,治疗师置于肋骨上的手掌向下施压。恰好在吸气前,快速地向下向内牵张胸廓从而诱发肋间外肌的收缩。 NO.3有效咳嗽 患者坐位,深吸气,以达到必要的吸气容量。吸气后,关闭声门,进行短暂的闭气,以使气体在肺内得到最大的分布。腹肌收缩,身体前倾,进行用力咳嗽。用力咳嗽可形成由肺内冲出的高速气流。这样高速的气流可使分泌物移动,使痰液排出体外。NO.4手法叩击排痰 治疗师的手握成杯状,利用腕关节用力,有节奏地敲击患者胸壁(要引流的部位)。叩击持续数分钟,频率一般-次/分钟。叩击排痰法是通过叩击背部,即叩击机械原理,促进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内的分泌物松动以利其排出。 以上康复治疗方法适用于脑卒中患者,而对于症状相对较轻的肺功能低下患者而言,我们一般推荐通过自我训练来强化心肺功能。 06常用肺功能训练方法 1、腹式呼吸,主要锻炼膈肌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吸气和呼气的比例为1:2或1:3。 2、缩唇呼吸 可以防止呼气时小气道狭窄,有利于肺内气体排出;?吸气时,用鼻子吸气;呼气时,缩唇轻闭,慢慢轻轻呼出气体。 3、呼吸体操 有利于胸廓扩张,增加肺活量;双手自然下垂;吸气时,双手向前抬高过头;呼气时,再慢慢放下双手。 Step1放松并调整呼吸 选择舒适有支撑的姿势,身体向前倾,双手均匀支撑在双膝上,眼睛看向脚尖,放松肩部和上胸部,平静呼吸。 一手置于胸前,一手置于剑突下,感受呼吸时胸廓和腹部均匀的起伏。 Step2放松肩部 耸肩动作 肩部环转放松动作 Step3上肢运动配合呼吸 吸气时上肢上举; 呼气时上肢放下;通过上肢的运动增加胸廓的活动度和进气量。 Step4蝶式呼吸 吸气时挺腰,双手向外打开。 呼气时弯腰,双手向内收拢。 4、爬楼梯 简单易行,效果好。注意配合呼吸,抬腿时吸气,用力上台阶时呼气 5、三球呼吸训练器 · 含住咬嘴吸气,以深长均匀的吸气流使浮子保持升起状态,并尽长时间地保持。移开呼吸训练器呼气,不断重复呼吸训练,10-15分钟后,以正常呼吸休息。 其他: 吹蜡烛、吹口哨、吹气球、平卧时,腹部放沙袋。 虽然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呼吸肌的存在,工作间隙做一下扩胸运动,紧张时进行深呼吸,下班之后可以慢跑或游泳,不仅可以让我们的精神放松,还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氧气供应充足,活力满满! 如果您有康复方面的需求可以联系我们,让我们的技术解决您生活中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