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白癜风好治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61776.html 吞不下东西,喉咙感觉被堵住,反复发作,遇到这样的状况,可能是咽部出现问题。今(14)日,重庆医院颌面头颈外科患者张女士即将出院,她患上口咽部肿瘤,这次为他主刀的是“机器人”,这也是西南地区首次用“机器人”开展此手术。 “机器人”在手术过程。医院供图首次尝试机器人手术 “特殊的开口器准备好了,0度和30度的镜头臂也准备好了,患者准备仰卧位,麻醉机放在患者脚边,麻醉管子要加长。怎样止血,还需要大家讨论下,最好是零出血。”5月3日,医院颌面头颈外科会议室,科室主任何海涛与麻醉科等科室专家对一起手术的方案进行了反复讨论。 3天后,何海涛与同事们一起,完成该科室的第一例机器人手术。 5月6日早上9点,何海涛手术组开始准备,一切按预定计划实施,包括每一个细节:手术床位置的调整、患者体位的摆放、机器人器械的选择……因为有别于其它科机器人手术,手术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对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和护士都是全新的尝试。 比传统手术省时痛苦更少 10点30分手术开始,到11点手术结束,手术历时仅半个小时。记录显示,患者张女士出血量不到5毫升。如果按传统方式手术,这样的手术出血量要40—50毫升,时间至少要40分钟。 何海涛介绍说:“虽然有模拟练习,但实战永远是实战,为保证手术绝对安全,我们准备工作就用了1.5小时,而肿瘤完整切除其实只花了不到20分钟。” 记者了解到,手术后,张女士恢复良好。除了麻醉插管有点不适,伤口几乎没有疼痛感。张女士说:“我知道像我这样的病,在重庆甚至西南地区也没人用‘机器人’做过,医院能做。但我一点也不紧张,因为我信任何主任。” 张女士说,之所以选择机器人手术,是因为较传统手术住院时间短,痛苦小。 并非所有患者都能用“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并不稀奇,但为何颌面外科很少涉猎?何海涛说,一方面是硬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颌面头颈外科本身的局限性。 无论是硬件限制还是学科局限性,都挡不住何海涛用脚步求证的思考。他先后去德国、香港等地进行了观摩、培训和学习。 “机器人手术的好处就不用多说了,更精确,更微创。但就颌面头颈外科来说,手术空间小、位置深、结构复杂,机器臂缺乏触觉,所以机器人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对主刀医生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对解剖学结构的熟悉。”何海涛说,在多年的积累中,他也发现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做机器人手术,只有口咽部、咽旁等位置较深的肿物切除,才是机器人手术最佳的适应症。 “对颌面头颈外科的医生来说,经口腔机器人手术有难度,且该技术在国内刚开展不久,无现存的经验可借鉴。但对患者来说,相比传统手术,机器人手术的创伤面小,病人的痛苦会减少很多,康复时间也缩短很多。从学科发展层面来说,机器人手术也是一种新的尝试。”何海涛表示。 (投稿爆料请打-) 重庆晚报慢新闻APP,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