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的礼物

科普育儿

这两天我和耳鼻喉科的医生朋友聊天,他们在门诊时,经常遇到爸妈领着孩子来看病,进门就诉苦。

医生,孩子扁桃体又发炎了,上个月就发炎过,刚好没多久,这个月又发炎了。

医生,我家孩子扁桃体老是发炎,快把它切掉吧。

医生,孩子扁桃体一发炎,就发烧,每次都要病个十天半个月,愁死了。

孩子的扁桃体反反复复发炎,肯定会让很多家长不胜其烦。

虽然病不大,可症状却相当碍事儿,宝宝经常因为喉咙疼而咽不下东西,肿得厉害起来连呼吸都不畅快,既影响吃,又耽误睡,还总会引发高烧,着实让人担心。

扁桃体究竟为什么老发炎?反复发炎的扁桃体要怎么办才好呢?

下面就让专业的医生为爸妈们挨个解释一下。

我们平时说的「扁桃体」,位于口腔与口咽部之间。它就像人体上呼吸道的守卫,病毒、细菌想要从这里进入,就会受到扁桃体卫士的防御和抵抗。

一个孩子平均每年都会有4~6次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扁桃体又是上呼吸道的其中一个器官,因此往往感冒时也容易伴随出现扁桃体发炎的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扁桃体的自身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通常从1岁左右开始,在3~5岁时达到高峰,扁桃体的体积也会随之增大。

到青春期以后,随着孩子免疫功能的不断完善,扁桃体的作用逐渐下降,体积也会有所缩小。

不过,以上这些变化通常都是正常的。

扁桃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就是3~10岁,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容易发生扁桃体炎症。

而且处在守门位置的扁桃体,任何从口鼻进来的病原体最先碰到的就是它。当扁桃体奋力抵抗病原体的侵袭时,可能就会发生急性扁桃体炎。

有些孩子经常出现扁桃体炎,一年7-8次,并且扁桃体增大明显后,会影响气流进出咽喉,导致出现打鼾、张口呼吸等表现,严重的导致睡觉时呼吸暂停,这时医生会建议切除扁桃体。

但是扁桃体是个免疫器官,家长们对切不切扁桃体疑虑很大:不切?看着孩子特别痛苦,还得经常使用抗生素,天天吃也不放心。切了?就怕影响孩子的免疫力,到底怎么办呢?

我们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去判断扁桃体是否「变坏」,以免错切「好」的扁桃体。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指南推荐以下情况需要行扁桃体切除术:

过去一年,反复的扁桃体发炎超过7次。

过去两年,每年发作超过5次。

过去三年,每年发作超过3次,并伴有至少以下一项症状:体温大于38.3℃、颈部淋巴结肿大、扁桃体分泌物、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检测阳性。

除了上述扁桃体发炎发作频次的考虑,如果宝宝还出现过以下情况,也可以考虑切除:

扁桃体炎曾引起咽旁间隙感染或扁桃体周围脓肿者。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或发声者;或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低通气综合征的2岁以上的孩子。

不明原因的低热及其他扁桃体源性疾病,如伴有慢性扁桃体炎的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出现时等。

当然这些手术指征需要医生来严格把握,不是想切就能切的。

对于没有达到手术指征的扁桃体炎,就不能随随便便把它往「变坏」的扁桃体阵营里划,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减轻孩子的病痛。

当孩子发生急性扁桃体炎时,可以尝试以下护理方法:

1安抚宝宝情绪,尽量避免其大声哭闹,哭闹容易让扁桃体因充血更加肿胀,加重宝宝不适。

2注意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给他多喝水、提高室温减少穿盖、温湿敷等,必要时使用药物降温。

3适当给宝宝提供一些凉的或软烂的食物,比如凉粥、冷饮等,减轻肿胀不适。

切除扁桃体并非是一件绝对好或绝对不好的事情,扁桃体对于人体起着免疫防御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当然是好事一件。

但如果由于异常肥大或感染,发展为慢性扁桃体炎,失去了原有的防御功能时,它起的负面效果已经超过所能给予的积极意义,放弃也是理所应当。

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医生的建议,综合考虑,对于保留与否,千万不要极端地看待,只要符合孩子的健康需求,就是最好的选择。

我想做你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fl/110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