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微博热搜,徐州某牙科医生从患者牙缝里掏出一颗草莓籽,过分的是,它居然发芽了!!!

隔着屏幕,都闻到了那味道。

很多热心网友看了不禁感叹:

因人体口腔内的温度及湿度适宜,食物残渣又为草莓籽提供营养物质而致发芽。重点来了,草莓籽发芽的地方是“牙缝”,又称牙间隙,即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缝隙。当邻牙之间丧失了正常牙间隙,就会容易发生食物钱嵌塞,相信草莓籽就是这么“卡”进去的。这位患者是很常见的牙周炎患者,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能够造成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进而导致牙间隙增大,牙齿松动、脱落。牙周健康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牙周炎可能会导致感染直接扩散,细菌进入血液循环扩散,牙周致病菌及其产物引起机体的炎症或免疫反应。那么,如何预防牙周疾病呢?预防牙周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有效刷牙,清除牙菌斑。中华口腔医学会成人刷牙的正确方法:中华口腔医学会提出的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写到:刷牙能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健康。夜间入睡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更容易生长。因此,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如果在每天刷牙后,配合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等帮助清洁牙缝隙,可以达到彻底清洁牙菌斑。牙线:牙线可以通过正常邻牙之间的“接触区”,实现邻面间隙或龈乳头处的清洁。中华口腔医学会牙线的使用方法:牙间隙刷(牙缝刷):对于已经存在牙龈退缩、牙缝较大的人,应使用牙间隙刷,需伸入刷头至需要清洁牙缝中,并作前后移动,便可使牙齿邻面清洁,以实现洁牙目的。而对于没有什么牙间隙存在的人群,不要强用牙缝刷,同样会造成牙龈损伤。中华口腔医学会牙间隙刷的使用方法:除了日常清洁以外,专业的口腔保健也很重要,建议每半年或医院检查一次,可以针对牙周疾病预防进行洁治。赶紧掏出牙线清理清理,看看自己有什么“存货”。希望通过草莓籽发芽的案例,能够引起更对人对牙缝清洁的注意。毕竟只有牙齿健康,才能实现草莓“真”自由。作者丨口腔颌面外科监护室王噹噹杨荣红

参考文献:

[1]琳华,林智恺,郭秋曼,等.医学院学生牙周健康维护3年随访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26(4):-.

[2]荆进,李娜,刘鑫.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与个人口腔保健行为情况调研[J].国际护理学杂志,,39(15):-.

[3]张铁军,杨鸿波.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42(4):58-59.

[4]邱爱玲,郭冬梅,姚雪芹.综合口腔感染管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牙菌斑控制及口腔溃疡预防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38(07):74-75+79.

[5]闫福华.牙周炎对全身疾病和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38(07):-.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zl/142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