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兴午袁长巍 

[导读]临床生物医学研究有一条规律:一般从形态学发现、认识开始,逐渐深入改进方法、探索与追究病因,千锤百炼、时间磨砺,终究证明了病因学,尤其是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凸显证明。科学研究工作者的洞察力,除了洞察形态学的重要性,还要透过形态学的现象看到病因学本质,判断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历史已经证明,现在蠊缨滴虫感染再一次证明从形态学认识开始,向病因学认识的路径。读者耐心读毕本文,可能受到启迪。本文分5期发布。

 

1概述

  蠊缨滴虫(Lophomomasblattarum)是一种罕见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该虫主要是寄生于白蚁、蜚蠊(蟑螂)(包括森林树木中的蟑螂)肠道内的单细胞原虫[1]。过去认为该虫不能感染人体,自年中国首次报道人体感染该虫的病例后[2]广东、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河北、湖南、新疆、上海、天津和重庆等10余省(区、市)陆续出现人体感染蠊缨滴虫的病例报告,且逐年增多,至年国内累计报道近例[3,4]。近年秘鲁也有人体感染的报道[5],故认为是一种新发现的寄生虫病。由于该虫与蜚蠊有关,据报道,美国纽约家庭中德国小蠊的蠊缨滴虫感染率达47.6%[6]。目前研究表明,蠊缨滴虫主要侵袭人体的呼吸系统,以支气管、气管和肺等组织多见[7,8],但亦有咽喉、鼻窦、泌尿道和宫内感染的报道[9,10]。感染者无年龄和性别差异[2]。

  对近年检出率高的原因分析[11]: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检查手段落后和人们认识不够,检出率极低。90年代后期,随着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这一新型检测手段的应用,使肺部蠊缨滴虫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该滴虫除寄生在一般人群外,更容易感染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以及艾滋病患者、老年人等免疫功能低下者为易感人群[11]。另一方面检验人员的认识水平提高,密切配合临床,检查及时、仔细、认真,不放过显微镜下的蛛丝马迹,发现疑问及时提出会诊帮助,千方百计请求解答与鉴定,   2.1蠊缨滴虫的分类[11]:蠊缨滴虫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动鞭亚纲,超鞭毛目,缨滴虫亚目,缨滴虫科,缨滴虫属的一种昆虫体内的寄生原虫,主要寄生在白蚁及蟑螂(蜚蠊)的消化道的单细胞原虫[12]。国内发现人呼吸道中的蠊缨滴虫。姚杰煦报告[13]已检出在蟑螂体内寄生的报道。目前认为蠊缨滴虫可能随蟑螂的粪便及呕吐物排泄而污染食物或空气,被人食入或吸入导致感染。

  2.2蠊缨滴虫的形态杨麦贵对该虫形态学进行了详细报告录此[11]。肺泡灌洗液涂片镜检,活蠊缨滴虫多为梨形、圆形或椭圆形,虫体长20~30μm,宽7~10μm(约2~3个红细胞大小),后端较透明圆滑,前端顶部布满很多绒鞭毛(类似胡须样),呈环状丛束排列长短不一约5~10μm(图1,图2A)。

  图2A蠊缨滴虫椭圆形,前端呈绒毛状(取自蜚蠊体内)[13]

  活虫体前端的绒鞭毛左右不停地摆动,且摆动的方向和幅度都较一致。有为数不少的虫体以自身为中心不停地原地打转,转速较快,每分钟约数十次至百余次不等,多见于虫体呈圆形的蠊缨滴虫,有的为晃动或泳动。有些还正处于二分裂繁殖期(图1)或分裂前期的虫体在新鲜涂片中可看到虫体两侧都有鞭毛边缘较多,中间较少,上下两端向中心略微凹陷,包膜仍连成一个整体,两侧鞭毛摆动幅度较小,周边还存有明显的外质,疑为滋养体(图2)。

  该虫的另一特点是显微镜下呈聚集状,肺泡灌洗液中的蠊缨滴虫多与白色黏液絮状物及细胞黏附在一起,活体形态看不清楚,只能看见鞭毛活跃的在摆动,提示该虫可能具有嗜好寄生在黏性液体中的特性[11]。

  图4自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需要多少钱
福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hl/88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