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20号是我国第28个爱牙日,“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医院口腔诊疗中心在9月20日当天,免挂号费、免口腔检查费。 关爱自己,从口腔开始! - 每年的9月20号为“全国爱牙日”,其宗旨是通过“全国爱牙日”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支持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和能力,提高全国人民口腔健康水平。 一、关于口腔健康的几个误区: 1、“人老掉牙是自然现象”这是第一个误区。 当时由于对口腔疾病的无奈,所以就形成了“人老了必然掉牙”的传统观念。其实现代的科学已经证明,人老了,牙齿非但不会掉,而且还能拥有一口完整的真牙。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口腔疾病,尤其是龋齿已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所以人老未必就掉牙。关键在于自己的呵护。健康投资,要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键是三句话:讲究口腔卫生,适量用氟和养成有益于口腔健康的饮食习惯。 2、“乳牙反正早晚要替换,有龋可以不治。”这是第二个误区,关键在家长的认识。 乳牙要伴随孩子6-10年之久,由于钙化程度较差,较容易得龋齿,因此我国儿童乳牙的患龋率很高。乳牙坏的多,过早缺失会造成整个口腔生长发育的紊乱。首先乳牙有病不治,病情会逐渐加重,由于慢性或急性疼痛会妨碍儿童进食,影响营养摄取。另外乳牙对恒牙的萌出起到导向作用,必须保持到正常脱落年龄,恒牙才能正常萌出,过早缺失,会造成恒牙排列不齐。 正常健康的乳牙,咀嚼功能正常发挥,可促进人类大脑发育,以及颌面部骨骼,肌肉的健康发育,对全身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一定要保护好乳牙,乳牙有病也一定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越好,这样才能为一生的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打好基础。 3、“牙石有保护牙的作用,去了,牙就松了”这是第三个误区。 牙石是什么?牙石不是人体内正常的组织,可以说是外来户。牙石是口腔里的一种硬质污垢,就像热水壶里的水垢一样,也可以说是钙化了的牙菌斑。 从表面看,好像可以起到固定牙齿的作用。这是一种错觉,实际上它能刺激牙龈充血、发炎、甚至能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根外露,最后会使牙松动,牙脱落。牙石一般很坚硬,刷牙不能去除,除了由口腔专业洗牙去除之外,自己无能为力。 二、几个关于口腔保健的常识 1、正确的刷牙方法 选择软毛牙刷,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对准牙齿与牙龈交接的地方,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并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10次。颤动时牙刷移动仅约1mm,每次刷2~3个牙。在将牙刷移到下一组牙时,注意重叠放置。 前牙舌腭侧如牙弓狭窄可将牙刷垂直,压刷毛进入龈沟及邻间隙约45°角,对着牙长轴作短颤动。颌面的刷牙动作是将刷毛紧压颌面,使毛端深入点隙,作前后牙方向的颤动。 为了保证每个牙面都有足够的拂刷时间,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三分钟。为了控制牙菌斑,保持口腔卫生与口气清新,至少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 2、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 龋病与牙周疾病发病的初期,病人是没有明显不适,当牙疼就诊时,一般多进入疾病的晚期,因此,定期检查对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牙丧失,是十分重要的,提倡每半年检查一次,至少一年一次。 医院口腔诊疗中心治疗病例链接: 口腔专家“雷区”作业成功救治“无望”患者 ——全市首例无植骨条件下高难度植牙修复手术在医院成功完成 近日,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专家借助口腔CT导航,成功完成全市首例无植骨条件下高难度牙颌缺损种植牙修复手术。因车祸导致上颌牙槽骨及牙列严重缺损的李先生,在往返北京潍坊多地求治以后,最终圆了治疗梦想。经过术后近一年时间的检验,“咀嚼和美容”均显示良好,证实这一技术取得成功,被业内人士喻为“‘雷区’中的手术,口腔中的艺术”。 辗转求治,往返北京潍坊两地 年夏天,家住安丘市区的李先生不幸遭遇车祸,造成下颌部粉碎性骨折,上颌牙槽骨和牙列缺损二分之一以上。因为伤情复杂,经过急救病情暂时稳定之后,李先生被送往北京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专家在第一阶段为其做了颌骨骨折固定手术。第二阶段的治疗却让李先生感到了压力:因为上颌牙槽骨及牙列缺损二分之一以上,按照常规修复方式,需要先行植骨,将口腔粘膜切开,植入自体髂骨,用钛钉固定,半年时间后如果成活再行种植牙手术。漫长的治疗过程,成活率和感染率均无法估计的风险,高额的治疗费用,特别是需要再次经历较大手术,已经形成恐惧心理的李先生难以接受。随后,李先生从北京辗转回到老家,到处求治,希望找到一个能化解这些难题的方法。 打破常规,简化漫长治疗过程 年秋天,李先生来到医院口腔诊疗中心,口腔诊疗中心主任李德仁进行了接诊。此时的李先生,牙列失去大部分咀嚼功能,上唇塌陷,生活的不便和外观的缺陷,以及长久求治无果带来的失望,让他形成了极度低落的心理。经过再次检查,发现基础手术条件严重不足,从门牙开始连同两侧,占据上颌二分之一的牙列缺失,而种植牙的基础——牙槽骨也一并缺失,仅剩余部分上颌骨支撑着口唇。按照患者的治疗愿望,去掉植骨环节,直接在颌骨上进行植牙。但这样做风险非常高,目前在潍坊地区还无先例可以借鉴,全国范围内也很少见。面对李先生的痛苦,李主任也深深感受到了患者和家属渴求救治的心情,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促使他决定挑战这一手术“禁区”。经过多次病例讨论,为其制定了借助口腔CT导航,在无植骨条件下种植牙并延长牙冠的手术方案。 “雷区”作业,技术是成功之关键 在残缺的上颌骨上直接实施种植牙操作,要求极为苛刻,技术难度不亚于在“雷区”中作业。上颌骨厚薄不均,而且有上颌窦及神经等重要组织,植牙的位置、深浅、方向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都要精细分析,差之毫厘,就会造成手术失败,进而形成新的创伤。实际操作不仅像突破“雷区”,也如同穿越“射线阵”,要完成这一任务,技术就成为突破困境的关键。术前,李德仁主任带领团队经过多次讨论,用先进的口腔CBCT给患者李先生做了颌骨扫描,在计算机辅助下做了种植导板,在模型上反复进行模拟操作。10月6日,手术正式开始,现场气氛一场紧张,时间一秒一秒过去,操作一点一点向前推进。历时60分钟,整台手术成功完成。口腔CBCT扫描显示,4颗种植体准确植入到了上颌骨的预定位置,避开了颌骨薄弱位置和周围组织,初期稳定性牢固,背部汗水湿透的李德仁主任和助手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李德仁正在实施手术) 口腔艺术,功能美容两相兼顾 按照治疗计划,三个月后,以4颗种植体为根基,进行牙冠延长,以此替代缺损槽骨,然后嵌入了八颗烤瓷牙齿及人工牙龈。此时修复体的外观、色泽及大小,都令人满意。李先生塌陷的上唇恢复了正常,最主要的咀嚼功能恢复到了80%以上,他的脸上重现了久违的笑容。李德仁主任此时却并不轻松,手术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不在于手术台上,而在于经受住术后长时期的检验,确实给患者带来生活的改善,才能真正宣告成功。在李先生回家之后,李德仁主任专门为其制定了随访档案,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观察回访,修复体稳定牢固,咀嚼功能日益完善,面容恢复到了伤前的状况,患者本人和家属都十分满意。 (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李德仁带领查房) 据李德仁介绍:该例手术取得成功,既依赖过硬技术、高科技设备,又得益于医务人员的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患者的信赖配合。该例手术为口腔科今后向高难度手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因为“简化治疗过程,降低治疗费用”,为相同医学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口腔诊疗中心一层候诊区) 专家简介 李德仁,医院口腔诊疗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中华口腔医学会种植专委会委员、山东省胶东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潍坊市中西医口腔医学会主任委员,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先进个人。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1篇;主编专著1部。 擅长:种植牙;口腔颌面部创伤骨折、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治疗;牙列不齐的正畸治疗;鼾症的阻鼾器非手术治疗。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hl/18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