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华景精英培训中心和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共同主办的“口腔跨学科治疗病例讨论会”,在华景精英培训中心成功举办,数十名口腔民营机构医生及口腔企业人员前来聆听,与王磊医师、黄振医师、贺周医师交流对话。 口腔跨学科病例设计思路及沟通技巧“无论是病历汇报还是与患者交流,都需要“逻辑”。 ——医院第二门诊部综合科王磊 王磊医师为大家介绍了口腔跨学科病例的设计思路及与患者沟通时的技巧。 一、病例设计首先要有一份完整的病历 病历书写:电子病历是一个进步,但有些很好的传统不能丢,把病历写得规范清晰的能力不能丧失,具体写法可参考北医八年制的教材。 口腔检查:口腔检查包括对面部、关节、咬合、牙周、牙列、牙体等的检查,随着对关节和牙合学的重视,口腔颌面外科检查不容忽视。 留存资料:基层医生和年轻医生一定要注意留存资料和记录,注意不要丢失最珍贵的初诊时的照片。 诊断:诊断像破案一样,需要足够的依据,所有病历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环环相扣,这就需要较强的逻辑性和现场询问的技巧。 治疗设计:综合治疗设计包括,①急性症状控制阶段;②预防阶段;③控制疾病的阶段;④功能恢复阶段;⑤维护阶段(随访+评价治疗远期效果+口腔基础健康维护)。 二、完成一个病例设计的步骤 ① 病史采集;②治疗计划与步骤;③随访与维护;④文献讨论。 往往随访和维护的时间越长,病例就越成功。 三、要有全科的思维模式 ①时时刻刻注意全科理念,汇报病例时注意各科权重。 ②要注意与专科医生做到差异化,全科医生作为一个“导演”,协助患者与专科医生之间沟通,掌控全局。 ③ 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仅仅站在医学的角度。 ④ 能让患者“回头”是一种能力,要认真分析患者在你的团队中如何流动。 四、如何与患者交流 ①向患者描述治疗设计时要注意有时间节点,一级一级往下讲; ②能把简单病例讲好是基本功,突出治疗的理念和规范操作,突出医生对于预后的评估,突出以结果为导向的治疗理念和全面的治疗思路。 想了解更多病例汇报技巧,请戳→你真的会病例汇报吗? 王磊医师 口腔跨学科治疗中的规范化牙周治疗程序——一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之路“全科理念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牙周。 ——医院牙周科黄振 黄振医师介绍了一例重度牙周炎患者跨学科治疗的病例。该患者为中年女性,因多颗后牙松动缺失伴刷牙出血就诊,5年前曾因双侧上后牙缺失于外院行烤瓷固定桥修复,就诊前2年来陆续出现后牙松动、咀嚼无力、前牙移位出现间隙。该病例患者初诊时牙周状况较严重,经过系统、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炎的进程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经过正畸、种植及修复等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最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达到了口腔跨学科联合治疗的目的。从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到牙周炎患牙是否经过周围组织的彻底清创、菌斑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其结局大不一样。 关于该病例详情请戳→口腔跨学科治疗中的规范化牙周治疗程序——一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之路
黄振医师 跨学科治疗的理念和方法,对于诊所来讲意义非凡!“医生的目标和患者的目标要一致! ——华景齿科贺周 贺周医师指出很多时候医生和患者交流时不在一个频道上,列出重要的信息却不是患者所关心的,这时,最重要的是找到沟通的“逻辑”,医生的目标和患者的目标一致,让患者认同治疗方案并可以有效实施。 ①关于看与不看的问题: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患者就离你而去,技术就是无效的; ②关于看多看少的问题:如何把主诉的治疗变成一个全面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也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之外的能力,且是一个系统问题。 ③先看什么后看什么的问题:当治疗计划里包括补牙、牙冠、种植、拔牙,前牙、后牙,这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商业逻辑。 ④具体到某个治疗项目的顺序问题:比如洁牙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顺序,从哪颗牙开始,是值得医生思考的,每一个技术的背后都应有商业的考虑。 另外,贺周医师介绍了一些经营的理念。随着患者的年轻化,预防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版块,医生的职能也应根据需求作出调整。在同质化的口腔诊所中,唯一能做到差异化的就是精细化,如果足够精细且有纠错的能力,市场就会越来越大。 贺周医师分享观点 今日口腔与华景精英培训中心 未来将合作举办更多学习沙龙 从技术到经营 为成长中的口腔医生指点迷津 ★转载请获本公众平台许可 “发现口腔人的精彩,满足口腔人的需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口腔》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北京哪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