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51012.html 导师园地——半月新闻快报 牛叨叨携手研究生信息中心 带你了解华农科研大小事 导师园地 第八十六期 看点 01 学术前沿 我校年1-2月SCI收录论文公布 ▼ 年1月1日至2月28日,SCIE数据库共收录我校师生论文篇,记录分布于12个院系。其中,理学院韩鹤友教授为通讯作者,题名为"AtomicVacanciesControlofPd-BasedCatalystsforEnhanced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的论文,发表于AdvancedMaterials期刊,影响因子最高,达19.。 表1各院系SCI收录论文一览表表2署名实验室SCI收录论文一览表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科技情报服务中心发布时间:-03-28) 看点 02 导师伴侣 80%的智齿都要拔掉,除非是这3种情况...... (上下滑动,可阅读全文) ▼ 智齿该不该拔,还得视情况而定。不过一般来说,80%的人智齿都需要拔掉。通常情况下,满足这3个条件的智齿可以考虑保留。 1.位置比较正,能正常萌出。 2.智齿周围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也没有被虫蛀。 3.有相对应的咬牙。 若是这6种情况的智齿,那就必须拔 被虫蛀:被虫蛀过的智齿很难补,若不及时拔除,则可能导致蛀洞越来越深,伤害口腔健康。 挤压邻牙:和相邻的恒牙挤着生长的智齿,易致恒牙不易清洁或出现牙齿部分被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出现牙痛或其它不适感。这种情况下的智齿,患者不容易感受到,通过X光照射就能很清晰地看见。 有肿胀、疼痛感:若在智齿萌发的时候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拔掉是最好的选择。 阻生智齿:阻生智齿通常都埋在牙槽骨里面,病人长了这种智齿不一定有感觉。因而非常容易被忽略,但可通过拍X光片诊断出。如果感觉到痛,或是通过口腔检查和X光片诊断有病灶发生,那就需要拔除。 难以清洁:智齿形态七歪八扭,又长在最里边,刷牙的时候,残留在智齿上的食物残渣就不易被清理掉。 无对牙咬合:不是所有的智齿都是成双成对长的,如果智齿对面没有对牙咬合,就容易出现智齿萌发过度的情况,从而影响咬合,出现不适感。 坚持不拔,会有什么危害? 引发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易与牙冠周围的牙龈形成盲袋,极易积存食物、滋养细菌,当身体抵抗力较弱时,就会引发急性冠周炎,进一步还会造成口腔颌面间隙的感染。 易形成蛀牙:长歪的智齿不易被清洁,容易堆积食物残渣,时间久了易致本身和邻牙形成虫牙,直接破坏牙体组织。 其它变病:阻生智齿还可能形成牙源性颌骨囊肿、骨髓炎、颞颌关节病等。 注意,拔智齿也有禁忌人群!! 处于月经期、妊娠期前后三个月都是不适合拔牙的。 因为经期拔牙痛感会更强,而且容易引起大出血和感染;妊娠期女性容易因为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增加,身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引发智齿冠周炎、骨髓炎、败血症,进而引发流产或早产。 建议备孕的女性在怀孕之前,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如果存在智齿隐患或其它口腔问题,及早处理才是上策。 此外,患有某些身体疾病的人,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来决定能否拔牙。 (文章来源:一分钟健康养生发布时间:-04-24) 看点 03 信息搜搜看 问:关于报销票据审核需要注意哪些? 答:根据计财处新发布的通知。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不得在不同课题、不同时间分批次报销连号的士票; 二、发票付款单位抬头必须是“华中农业大学”; 三、不得报销非项目执行期间发生的业务; 四、不得报销无预算、与项目无相关性的业务; 五、不得在项目中列支与项目研究无关的人员的费用。 六、不得虚构经济业务或通过非法手段套取科研经费。 看点 04 媒体华农 影子控股携手华中农大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上下滑动,可阅读全文) ▼ 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 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23日电(记者索有为)广州影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全面战略合作签约暨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揭牌仪式,23日在广州举行。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江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陈焕春教授,国家生猪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广州影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山大学陈瑶生教授等为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陈瑶生称,影子控股是一家服务于“从农场到餐桌”垂直领域的全产业链生态互联网平台型公司,成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现代农业生物科技、食品安全与健康技术紧密结合,为生产健康、安全、美味、便利的餐桌食品提供智能云服务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 姚江林表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农业,影子与华农在智能养猪领域的合作可谓是优势互补、恰逢其时。双方将围绕智能养猪平台各项建设目标,发挥各自在科技、人才、平台、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学校知名教授+公司优秀专家”为核心,共同打造校企服务社会新平台;双方将共同建好由陈焕春院士领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智能养猪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华中农大还将共同选派信息科学、机械工程、畜牧兽医等领域的专家,开展联合攻关、选拔相关专业优秀学生开展实习实训,为智能农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陈焕春称,运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理念、服务的互联网化、平台化,能更广泛深入地服务养殖行业,提升中国养殖业整体水平。不但养殖业可以这样做,也可推广到整个农牧行业,尤其是年轻人可以更多地参与,既实现人生价值,又创造社会贡献。 (来源:中新网广东发布时间:-04-14) 看点 05 导师论道 周国平: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上下滑动,可阅读全文) ▼ 学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哲学研究者。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 文 周国平 摘要 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这个题目是讲座的主持人给我出的,是命题作文。“人文精神”这个词,大家都挂在嘴上,但对它的含义却比较模糊,我也一样。为了今天的讲座,我稍微认真地想了想,有了一个思路,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 和“人文精神”有关的另一个词是humanities,或humanestudies,通常译作人文科学。在西方,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一般把学科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其中,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或人性的学科,可以笼统地称作人学或人性学。在德国,人文科学叫diegeistigeWissenschaft,即精神科学。究竟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各国的划分有出入,但大致都包括文学、语言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法学等。一般来说,在人文科学中,价值观点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其他科学则更注重事实(现象)和逻辑。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事实上,人文价值观点也常常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用于其他学科。 根据以上分析,我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尊重精神价值)。 人性:尊重人的价值 人文精神的起点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确认人是宇宙间的最高价值。这一方面是相对于物而言的,人永远比物宝贵;另一方面是相对于神而言的,不能以神的名义压制人。 从这一点出发,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尘世幸福,认为人生的价值应在现世实现,人有权追求尘世的幸福,不能把幸福推延到天国或不可见的未来。其中也包括肯定感官的快乐,反对禁欲主义。 但是,和人的生物性欲求相比,人文精神更看重人的精神性品格,认为后者是人的尊严之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人来说,尊严高于幸福。关于这一点,康德的解说最有代表性。他认为,人一方面属于现象界,具有感性,受制于自然法则,追求快乐(幸福),另一方面属于本体界,具有理性,能够为自己建立道德法则,“人的尊严就在于这个能够作普遍律的立法者的资格”,它证明人是自由的。正是在人的尊严之意义上,他进一步提出:人是目的,永远不可把人用作手段。 我对康德这个观点的理解是:所谓人是目的,就是要把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加以尊重。这分对己和对人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个人要把自己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独立人格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丧失做人的尊严和人格。现在有些人为了物质利益而丧失人格,他们实际上就是不把自己当作目的而是当作手段了,是把自己当作了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另一方面,每个人也要把他人当作精神性存在、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加以尊重,在任何情况下不可侮辱他人的人格,贬损他人作为人的尊严。我认为,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向缺少人的尊严这个极其重要的观念。比如说,现在人们普遍痛感诚信的缺乏,都在呼吁诚信。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会缺乏诚信呢?其实根源就在缺乏人的尊严之意识。一个人之能够诚实守信,基础是自尊,他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意对它负责。一个人之能够信任他人,基础是尊重他人,他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可见诚信是以双方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识为基础的。没有这样的意识,就会互相之间把自己也把对方看作工具,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哪有诚信可言。 尊重人的价值不能流于空泛,必须落实到尊重每一个个人。因此,个人主义也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传统。我们常把个人主义当作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同义词,理解未免太偏太窄。西方思想家也会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individualism一词,在肯定的意义上,这个词是指对个性、个人独特性的推崇。作为一种伦理思想,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生命(和灵魂)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本身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予以尊重。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权利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和人生价值。同样,每个人对他人也应该如此看待。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一种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该有助于一切个人的自由发展。 在个人主义伦理思想和自然法传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传统。其实,自然法传统也与个人主义密切相关,其基本主张是:个人拥有天赋权利(生命、自由和财产);政府和社会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个人的权利。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可归结为两点。第一,个人自由原则。在涉及自己的行为上,个人拥有完全的自由,不受他人(和政府)的强制。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每个人对他人的关系,任何人不得对他人实施强制。在为这个原则辩护时,一般举出两方面的理由。一方面,个性本身即是价值。如同约翰?穆勒所说:“一个人自己规划其存在的方式总是最好的,不是因为这方式本身算最好,而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方式。”当代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则指出:人性有着无限的多样性,个人的能力及潜力的先天差异性使每一个人都“具有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个人的素质”,是自由理想和个人价值理想的生物学依据。另一方面,个人自由有益于社会,包括在物质上,如同亚当?斯密所说,个人之间的自由竞争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那样,能够形成最合理的经济秩序。也包括在精神上(思想,言论,信仰),个人自由能够最有效地促进思想发展和文化繁荣。 第二,法治原则。为防阻强制的发生,保障个人自由,需要法律和政府。但是,政府一旦存在,就有了政府侵犯个人自由的可能性。因此,法治原则主要是针对政府的,旨在保证政府依据法律治理。其要点为:一,法律的目的仅在于保护个人自由,防阻强制的发生,有悖于此的虽由立法机关颁布亦为非法。二,法律是普遍性规则,不针对具体的人和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法律至上,政府必须受法律支配,而这意味着政府除了防阻强制之外,不得使用它的强制权力。四,立宪政治,关键是立法权与行政权真正分离,以保证法律的制定不受行政干预和监督政府对法律的遵守。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思想中的若干重要传统,包括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都是从尊重人的价值的立场出发,围绕着保证个人自由和个人价值之实现这个目的而形成的, 彼此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理性:头脑的认真 人文精神之尊重人的价值,不只是把人当作一种生命存在,更是把人当作一种精神存在。关心精神生活,尊重精神价值,是人文精神更深刻的方面。从人文精神的立场看,人的肉体生存的权利必须得到保障,物质生活有其不应贬低的价值,在此前提下,精神生活又具有独立于物质生活、甚至比物质生活更高的价值,不可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精神生活是人的高级天性的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之所在,人真正高于动物之处。动物有肉体生活,有某种程度的社会生活,但肯定没有精神生活。精神禀赋是人的最可贵禀赋,它的自由发展本身即有价值而且是最高的价值。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也在此,而不在物质上的贫富,社会方面的境遇,是内在的精神素质把人分出了伟大和渺小,优秀和平庸。对于一切精神伟人来说,精神的独立价值和神圣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是无法证明也不需证明的公理。 精神生活可相对区分为智力生活和心灵生活,前者面向世界,探寻世界的奥秘,体现了人的理性,后者面向人生,探寻人生的意义,体现了人的超越性。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为了解说方便,我把理性(智力生活)归纳为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好奇心。好奇心是智力生活的开端和最基本要素。爱因斯坦称之为“神圣的好奇心”。为什么好奇心是“神圣”的呢?也许是因为,好奇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征,动物只注意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人超出生存而对世界万物感兴趣;它甚至使人接近于神,受好奇心驱使,人仿佛想知道创世的秘密,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世界重新创造一遍。无论在人类,还是在个人,好奇心都是理性能力觉醒的征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开始于惊疑。其实,科学也是这样,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原动力。惊奇是一种伟大的能力,表明一个人意识到了未知原因的存在,并且渴望把它找出来。爱因斯坦谈到,他五岁时看见指南针在未被接触的情形下转动,便感到异常惊奇,意识到在事物中藏着某种秘密。这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很可能是他日后走上科学研究之路的最初动因。然而,“神圣的好奇心”有许多敌人,主要敌人有二。一是习惯,所谓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孩子往往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般规律是随着年龄增长,好奇心递减。在一定意义上,科学家是那种不受这个规律支配、始终保持着好奇心的人。二是功利心,凡事都问有没有用,没有用就不再感兴趣。如果说好奇心是神圣的,那么,功利心恰恰是最世俗的,它是好奇心的死敌,在它的支配下,科学探索的原动力必定枯竭,眼光必定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其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唯一目标。所以,我把现在的教育看作好奇心的最大敌人。爱因斯坦早已发出惊叹:现代教育没有把好奇心完全扼杀掉,这简直是一个是奇迹。现在的所谓素质教育往往也只是着眼于增加课外知识,扩大灌输范围,仍以有用和功利为目标,而不是鼓励和保护好奇心。依我看,要真正改变应试教育,就必须废除高考,把竞争和淘汰推迟到大学阶段,在大学里也着重考查独立研究的能力而非书本知识。 第二,头脑的认真。好奇心是对未知之物的强烈兴趣,它理应引向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认真的求知过程。有的人似乎有广泛的好奇心,但事事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只能说明他的好奇心仍不够强烈,因而缺乏推动的力量。真正强烈的好奇心必然会推动人去探根究底。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所有问题都作系统的探究。因此,好奇心可以广泛,智力兴趣必须定向。许多大科学家、大思想家都在青年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向,那可能是引起他们最大好奇心的问题,或他们发现的以往知识体系中最可疑的环节。头脑的认真归根到底是在知识的根据问题上认真,一种认识是否真理,一定要追问其根据。所谓根据,一是判断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二是推理是否合乎逻辑,人的理性能力就体现在运用逻辑对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但是,人的理性能力本身是否可靠呢?如果它不可靠,它所确认的根据就成了问题。在西方哲学中,这种担忧一直存在,促使人们由追问知识的根据进而追问人类知识形成方式的根据,对知识形成的各个环节作仔细审查。因此,知识论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近代以来更成了主题。其中贯穿着一种努力,便是想把人类知识建立在完全可靠基础上,否则就放心不下。相比之下,中国哲学一向不重视知识论,知识论是最薄弱的环节。相对而言,宋明算是最重视的,但也偏于知行关系问题,所讨论的知识主要指道德认识,即所谓“德行之知”。在中国哲学史上,从总体上怀疑知识之可靠性的只有庄子(“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但基本上没有后继者。苏格拉底所主张的“知识即德行”是西方哲学家的普遍信念,中国哲学家正相反,信奉的是“德行即知识”。由于把知识本身看作目的性价值,因此,西方多具有纯粹的思想兴趣、学术兴趣、科学研究兴趣的人,在从事研究时只以真知为目的而不问效用。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最容易产生大思想家、大学者、大科学家。中国则缺少这样的氛围,所以不容易出大师。 第三,从思想上把握完整的世界图画的渴望。好奇心和头脑的认真面对整个世界,就会追问整个世界存在的根据,因而必然把人引向哲学的沉思或宗教的体悟。爱因斯坦把这种渴望称作宇宙宗教感情,并认为它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动机。到了这一步,头脑与灵魂便相通了,科学与哲学、艺术、宗教便相通了。事实上,大科学家都不满足于纯粹经验研究,他们都是怀着揭示宇宙最高秘密的心愿度过实验室里的日日夜夜的。 以上所述可统称为广义的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对非功利性的纯粹智力生活的热爱。这是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章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发布时间:-04-12) 看点 06 新政快览 5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上下滑动,可阅读全文) ▼ 看点 07 “导师和我”作品欣赏 狮子山下的感动 (作者:庄永琪) (上下滑动,可阅读全文) ▼ 感谢我的大学,感谢我的导师 我是野性的蒲公英 离开地平线,下一站 我不知道 是您教我为人为文的方圆 我是过河的小马 离开父母,水深水浅 我不知道 是您领我遍尝征服险峰的喜悦 时间机器如何转向 我不知道 但闹骨间一定深埋师生相拥今生的情形…… 翠绿欲滴的狮子山,幽静的南湖水,美丽的校园让人忘返。布谷鸟噪醒的清晨,翻腾的湿气散发着朝阳的甘甜;橘黄街灯下的五月,横亘一抹雨烟。美丽的狮子山脚下有四时佳兴的美轮美奂,更有江南情意绵绵的感动诗篇。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吴春梅老师,虽然相识仅是短短一年,但她身上所蕴藉的芳香已是如此浓郁扑鼻,那品德的高尚、学术的认真以及对学生浓浓的师生情岂不是感动的篇章…… 以德立身,以身立教 当越来越多的人为物质利益所驱使,她却声言:“要为农民说话”;当我们纳闷文章完稿何故迟迟不发的时候,她却笑言:“文如其人,不成熟不能发”;当我们这些“小愤青”自以为可以指点江山、对社会横加指责的时候,她告诫说:“抱怨、批评可以,但一定要是建设性的”……还记得,前几天,一个落榜考生咨询我校考研调剂政策,手头尚有事情需要处理的吴老师,竟然“慢条斯理”地跟那人攀谈起来。这样的情形,不由得勾起我曾经吃“闭门羹”时的酸楚,是啊,这是陌生客人的幸运,又何尝不是我的幸运……这就是我的导师,她言传身教地诠释着做人做事的方圆。 兢兢业业,字字倾心 看着师兄论文里从头到脚、红黄交织的批注,我似已嗅到导师对文章瑕疵的低容忍。去年复试刚结束,我发了一篇文章给吴老师,没过几天,她就打电话告诉我论文中尚存问题以及给出诸如如何夯实理论基础、如何使文章结构严谨等学术建议。清晰地记得,这是我们第一次交谈,通话却足足二十来分钟。拿着发热的手机,感触着右耳膜的高频振动,我的心在正负临界点上慌乱徘徊,吴老师的严谨、“苛刻”让我下意识地害怕,而她认真、负责的态度又让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欣喜。事实正是如此,到校后每隔一段时间的交流汇报,便是最好的证明。记得,每次吴老师都谈的很多,从如何选题到文献阅读再到如何作文,她的思路清晰、信息充实而又似乎永不知疲惫,而“狼狈”的我每次总是拖着胀痛的大脑、注铅的双腿从人文楼缓步离开。揉一揉习惯于白炽灯的白而对黑迟钝的双眼,漫步于华农淡淡的灯光下,沉浸在夜的静美之中,咀嚼着未化的“骨头”,谁能说这不是我思索的幸福。 滴滴耕耘意,浓浓师生情 我们有雏鹰展翅高飞的渴望,但我们又害怕折翼荒漠的凄凉;我们有未曾褪去的无邪童心,但是异地他乡,父母再也不会为我们搭起打滚、玩闹的温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吴老师就是一位内心升腾着浓浓师生情的母亲。她把理解、信任和支持给我,她把儿时欢快的陀螺给我们,让我收获翱翔天空的勇气,让我们遍尝校园撒娇的快乐。 去年暑假,虽然信誓旦旦地向吴老师保证自己一定会把论文完善而且还会参加课题调研等等,但是离校时出去走走的强烈愿望竟然催生了我违约的想法。担心吴老师拒绝索性就没有向她告别,我便偷偷地南下深圳兼职。这样先斩后奏式的逃离,最好的情形便是一切皆在悄无声息中进行,因此,我害怕接到她的任何电话,哪怕是不经意间的提及。那天,还是收到吴老师的来电,只是嘈杂的公交声使我未能接起。此刻回想,在那躲闪心态作祟下,即使南方碧海蓝天、世界停止呼吸,我这个“逃兵”也未必一定会接起那个骤然而至的电话。然而,吴老师竟无半点责备之意的事实的确让我大吃一惊,她的理解、支持使我之前所谓的防备工事瞬间显得那么苍白、累赘。乃至接下来十余天的陕西七村调查,我全无丝毫累意和恐惧,是她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化作了我前行的动力。无疑,一个人行走于陌生的羊肠小道是孤独的,乡间的路漫长的让人无法驻足,乡间的夜更是黑的让人发抖,而城郊边上精明农户那闭门不答和机警巡视的眼神总是难以让人食之如饴。这样,无助、懈怠的情绪便乘虚而入,然而,每当想到吴老师那信任的眼神,使命感便油然而生,我便顿觉浑身是劲。是的,阡陌交错的乡间小路,我岂可退却! 不仅是社会实践,校园里有着别样的记忆。吴老师的参与,让我们的时间如陀螺般飞速旋转,更让我们童年的回味如冬日的雪花在心里欢快地融化。一年一度的跨年晚会,是学弟学妹们欢歌笑语的海洋,我们这群大哥哥、大姐姐也不例外。很快,我们就围成一圈踢起了毽子。脚踢、手拍、头顶以及随着而来的身体扭动和翻滚,频频的搞怪姿势和爽朗的笑声,让我们仿佛回到童年。是的,没有人会注意到我们这群跃动的身影竟然会是如此的“大龄”。在音乐与灯光交织的舞池,吴老师更是当起了“孩子王”、“兔儿头”,双手搭肩扶着“兔儿头”,踏着明快、愉悦的兔子舞曲,我们组成一条盘旋打转的巨龙,唱着、跳着,我们陶醉地将儿时的记忆一一打捞……时间不经意间溜走,午夜的凌晨,哼着小曲,我们便簇拥着吴老师回家;此刻,皎洁的月光,洁净的狮子山大道,蹦跳的我们,小曲撒一路喜欢…… 生活并不缺少美,生活因感动而精彩。耳濡目染于导师的谆谆教诲,收获着导师耳提面命的点拔以及父母般无私的爱与鼓励,这就是我的导师,这就是我的大学。“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真诚地感谢我的大学,感谢我的导师。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网时间:-02-28) 《狮子山导师园地》于年4月2日正式扬帆起航,由校党委研工部主办,并由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信息中心负责主编,主要面向导师发行,以期获得更好的指导研究生方法和艺术,进一步服务导师。目前本刊物设置导师论道、学术前沿、媒体华农、新政快览、信息搜搜看、导师伴侣等多个栏目。欢迎广大导师、教育工作者、研究生朋友积极来稿。 投稿邮箱:szsdsyd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wkcme.com/mbyfl/11363.html |